疫情防控丨中医院努力做好

202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7月18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医院党委书记、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情况。张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院党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一方面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努力适应肿瘤患者的诊疗需求。医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综合协调、医疗救治、院感防控、信息宣传、后勤保障、员工防护等各项工作,克服疫情期间面临的困难,努力做好疫情期间患者救治工作,截至7月17日,医院完成门诊量22.4万人次,处置急危重症患者1.7万人次,门诊及住院治疗3.2万人次,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

严格实施院感防控,确保医患安全

医院严格执行三级预检分诊,在医院大门、院内各建筑物、各诊区病房入口处,设立三级预检分诊测温管理;医院人员全部做到测温、登记和验码,并询问流行病学信息与相关症状,所有就诊患者均填写《患者就诊筛查表》,详细登记个人信息和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在门诊排队等候区设立一米线标识,高峰时段加强人员疏导。各诊室严格执行“一医一患”的就诊规定,避免人群聚集。对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单间收治,除预留一栋独立三层病房楼做为全院应急隔离病房外,每个病区还预留一间病房做为缓冲病房。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组,做到各科室、各环节督导检查全覆盖、无死角,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极大减少了病患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大力提升检测能力,全力完成好筛查任务

医院,中医院不设发热门诊,没有新冠病毒检测能力。疫情发生后,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医院迅速行动,及时配备检测场地、设施和人员,第一时间取得核酸检测资质,检测能力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每天检测份样本以上,可适应应检尽检肿瘤患者及家属的筛查需求。同时,医院还派出10批共余人次医护人员组成核酸采样队,深入社区开展采样工作,共采集样本3.6万份。为有愿检尽检需求的市民提供随到随检的采样和检测服务,目前每天检测量超过人次。

稳妥有序开展诊疗,努力提升救治质量

肿瘤患者普遍免疫力较低,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较健康人群感染后的重症率、病亡率更高。医院采取多项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可能适应患者的就医需求。一是推进多样化预约诊疗。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非急诊全面预约诊疗,除急危重症患者取消现场挂号。为此,医院进一步拓展了预约挂号渠道,患者可通过平台、医院APP等多种途径预约挂号。同时,合理调配内科等紧缺科室的号源及出诊安排,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实行三个月长期处方服务,尽量满足持续治疗患者的开药需求,医院。二是做好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为做好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服务,医院综合科24小时开放,制定了疫情防控及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方案,适当扩大留观及治疗区域,设立隔离室,平均每天有人次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获得治疗。对常规治疗患者,各科室均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患者筛查与收治流程,在严格筛查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患者病情、治疗需求等实际情况,做到一患一策,正常开展门诊放化疗,并逐步扩大收治量,疫情以来已累计收治放化疗患者近3万人次,确保患者获得持续诊疗。三是克服困难收治住院患者。持续开展择期手术、住院放疗和化疗,尽最大可能满足肿瘤患者的住院需求。对需要外科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统筹安排,持续开展手术治疗,在疫情期间也从未中断。对于放化疗患者,确因病床等原因无法住院治疗的,或协调患者门诊治疗,或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协助安排患者就近进行治疗。

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患者

医院各项工作安排调整,第一时间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zl/9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