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的临床案例下

2021-8-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

十一、脾脏

血管瘤

案例:青年男性,无不适主诉。脾脏可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长径约1.0cm,FDG无代谢,考虑为脾脏血管瘤。

点评:脾脏血管瘤属于脾脏良性肿瘤,发生基础与肝脏血管瘤相似,生长缓慢,通常都是偶然发现,此例血管瘤仅1.0cm,不需要外科处理,B超定期复查即可。

淋巴管瘤

案例:中年男性,肝转移瘤患者。脾脏可见1枚异常信号灶,大小约2.8cm×3.6cm,FDG无代谢,考虑为良性病变,脾脏淋巴管瘤。

点评:脾脏淋巴管瘤也属于脾脏良性肿瘤,系由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生长缓慢,病灶小,无临床症状者,不需要外科处理,B超定期复查。此例病灶FDG无代谢,PET/MR帮助排除脾脏转移。

十二、肾上腺

肾上腺腺瘤

案例:中年男性,无任何症状。左侧肾上腺结合部见一长径约1.8cm结节,FDG稍摄取,考虑为肾上腺腺瘤。

点评:根据是否有功能,可分为无功能性和功能性腺瘤。一般来说,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腺瘤都是无功能性的。对于无功能性腺瘤,注意定期复查。功能性腺瘤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最好是具备诊断肾上腺肿瘤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内分泌医生和外科医生组成的评估小组。

髓样脂肪瘤

案例:中年女性,左侧肾上腺见一大小约1.9cm×2.1cm的类圆形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内含脂肪信号,考虑为髓样脂肪瘤。

点评:本病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肿瘤较大压迫邻近组织器官或瘤内出血坏死,可引起不适症状。但对于直径较小且无临床症状者应随访观察。

十三、泌尿系统

肾癌

案例:老年女性,右下肢胀半年余,右侧卵巢良性肿瘤术后。右肾上部见一长径约4.5cm肿块,FDG呈本底摄取。手术病理提示肾癌。

点评: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近年来,约50%的肾癌是经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对早期肾癌患者可采用微创的保肾手术,对中晚期肾癌患者则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因此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案例:中年女性,甲状腺肿瘤术后复查。右肾中部见直径约2.5cm异常信号灶,内含脂肪信号,FDG无代谢,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点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往称错构瘤)是肾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肾肿瘤的3%。肿瘤较小者,可以B超定期随访复查;巨大的肿瘤会压迫邻近脏器,且容易发生出血,引起腹痛等急症,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

膀胱癌

案例:老年男性,排尿中断半年余,无血尿。膀胱左后壁局限性增厚,病灶以宽基底与膀胱壁相连,长径约1.8cm。膀胱镜证实为膀胱癌。

点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物质。绝大多数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本例患者无血尿症状,经PET/MR检查偶然发现了膀胱内占位病变。

十四、结、直肠

结肠癌

案例:老年男性,不明原因贫血,伴下腹痛。乙状结肠肠壁明显增厚伴肠腔狭窄,FDG呈高代谢,肠镜病理证实为乙状结肠癌。

点评:结肠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肠镜是筛查的最佳手段。此例患者检查发现肠壁增厚,FDG代谢增高,提示肠癌可能性大,PET/MRI可以帮助做手术前的评估,分期,决定治疗方案。

直肠癌

案例:中年男性,大便习惯改变一月。距肛门约5.5cm处直肠壁不均匀增厚,累及肠管长度约4.3cm,FDG明显摄取增高,肠镜病理证实为直肠癌。

点评:肠镜是筛查的最佳手段。PET/MR中PET对糖代谢变化很敏感,MRI可以显示肠壁增厚,和继发的肠腔狭窄。1cm以上的肠息肉和管状腺瘤也可以由PET/MR早期发现。

十五、生殖系统

前列腺癌

案例:老年男性,腹痛一周伴低热。PET/MR示前列腺左后方外周带见类圆形异常信号灶,直径约1.1cm,FDG摄取稍增高。之后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

点评:前列腺癌高峰年龄是70~80岁,早期常无症状,血化验PSA升高,可以帮助筛查,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前列腺炎症PSA也会升高,所以进一步鉴别需要依靠MRI/PET,查出病变后还可以指导临床选择穿刺部位。

宫颈癌

案例:中年女性,下腹部坠胀感1月。宫颈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信号,大小约2.3cm*2.5cm,FDG摄取增高,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

点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主要的筛查方法。PET对宫颈浸润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术前分期和治疗后疗效评估很有价值。

子宫肌瘤

案例:年轻女性,无明显不适。子宫后壁肌层可见一椭圆形异常信号灶,长径约3.3cm,FDG无代谢,诊断为子宫肌瘤。

点评: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较小或者不位于黏膜下的,一般无症状,明显增大后会压迫膀胱等邻近脏器,或者造成月经量增多,甚至腹痛等不适。常规检查B超可以解决问题,PET/MR可以帮助鉴别子宫病变良恶性。治疗因人而异。

卵巢囊肿

案例:年轻女性,无明显不适。左侧附件区见一长径约5.0cm椭圆形囊性信号灶,边界清楚,FDG未见明显摄取,考虑为卵巢囊肿。

点评:PET/MR检查常常会发现卵巢囊性病变,多数为生理性囊肿(滤泡或黄体囊肿),均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相关,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发现此种卵巢囊肿后不必过分紧张,大于3cm者,建议B超定期随访复查。

十六、骨骼系统

脊柱血管瘤

案例:老年男性,无明显不适,体检发现铁蛋白升高。胸12、腰3椎体各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边界清楚,长径分别为1.3cm、1.8cm,诊断为血管瘤。

点评:脊柱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症状,通常在颈腰椎CT或MRI检查中偶然发现。MRI显示血管瘤的形态、边界优于CT,PET/MRI可以帮助鉴别是否为侵袭性血管瘤,或与脊柱其他肿瘤鉴别。

骨样骨瘤

案例:青年女性,右侧髂骨见一大小约1.3*0.8cm椭圆形异常信号灶,边界清楚,FDG代谢增高,考虑为骨样骨瘤。

点评: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常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临床表现局限的疼痛,对口服水杨酸盐药物可以使疼痛缓解。对症状较轻者,可行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症状逐渐消失。

内生软骨瘤

案例:青年男性,右侧肱骨近端骨髓腔内类圆形异常信号灶,长径约2.6cm,FDG轻度摄取增高,考虑为内生软骨瘤。

点评:单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生长缓慢,病灶小,可长期无症状,注意避免剧烈外伤史,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w/1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