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CSCO中国抗肿瘤血管靶向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和淋巴管,他们不仅为肿瘤组织提供营养和氧,还提供了大量的生长因子与存活因子,促进肿瘤的生长、发育及转移。自从20世纪美国的Folkman教授提出“切断血管饿死肿瘤”的假说以来,各国学者纷纷开展了围绕着这一理论的基础试验和临床研究。抑制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长并改善肿瘤微环境已成为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该领域中所应用的经典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多种类型。

我国学者罗永章教授在Folkman教授所研究的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基础上,对原有肽链进行创造性的结构优化,成功地解决了蛋白质复性难题,并建立了每批次生产千克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先进工艺。从年进入临床研究开始,特别是在开展并完成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之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于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商品名:恩度?),是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首个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此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一系列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收获了良好的疗效。这使其成为该治疗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的药物,并成功救助数万肿瘤患者,因此它也得到了中国临床肿瘤学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享誉世界。

由我国著名临床肿瘤学家孙燕院士和多位参加有关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肿瘤学家以及罗永章教授共同书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研究与临床应用》,将于年厦门CSCO年会期间,9月24号上午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专场上举行专著介绍和新书发布会。在全面介绍了肿瘤新生血管理论、肿瘤新生血管抑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汇总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药学研究成果、临床研究结果及其应用经验,涵盖肺癌、黑色素瘤、骨肉瘤以及恶性浆膜腔积液等治疗领域。总结和展示了我国学者15年来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的优秀成果,并展望了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方向和前景,可为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和临床使用提供宝贵依据和借鉴。

时间:年9月24日

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1楼1F-2会议室

发布会现场,凡是到会老师均有礼品相送并可获得赠书卡一张,本书出版后可以凭此赠书卡免费换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研究与临床应用》一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s/1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