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以肠系膜上动脉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
2020-9-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孙跃明教授孙跃明封益飞张冬生王勇胥子玮唐俊伟黄远健张川傅赞
通信作者:孙跃明
本文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年8月第18卷第8期-页作者单位南京医院结直肠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年1月至年6月南京医院收治的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例,女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18~96岁。例患者中,例行以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A左缘,设为动脉导向组;例行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V左缘,设为静脉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1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A19-9,胸腹CT检查和肠镜检查。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失访患者作为删失值纳入生存分析。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min(90min,min),50.0mL(50.0mL,70.0mL),8d(8d,10d);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min(90min,min),50.0mL(50.0mL,.5mL)、10d(8d,12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5)。排除47例术后并发症患者,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每天最大排便次数,术后每天中位排便次数分别为5d(3d,5d),2.0次(1.0次,2.5次),1.0次(1.0次,1.0次);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d(3d,5d),2.0次(1.0次,3.0次),1.0次(1.0次,1.0次),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1.,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动脉导向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切口液化和(或)感染、吻合口漏、胃排空障碍、腹腔出血、完全和(或)不全性肠梗阻、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死亡分别为55、10、3、3、2、2、1、1、1、1例;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3、30、13、4、3、8、3、6、2、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0.,1.,0.,1.,0.,0.,P0.05)。例动脉导向组患者和例静脉对照组患者分别发生乳糜漏32例和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P0.05)。所有乳糜漏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无二次手术病例。其他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抗感染、补液、再次手术治疗后均好转。例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救治无效死亡。(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例动脉导向组患者中,肿瘤病理学TNM分期Ⅰ期57例、Ⅱ期例、Ⅲ期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30例、中分化例、低分化例,标本肠管长度23cm(21cm,26cm),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0枚(0,2枚),肿瘤最大直径5.0cm(3.0cm,6.0cm),癌结节37例,脉管侵犯81例,神经侵犯53例;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6、、例,33、、例,23cm(21cm,25cm),0枚(0,2枚),5.0cm(3.5cm,6.0cm),80例,例,82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0.,-0.,-0.,χ2=3.,1.,0.,P0.05)。例动脉导向组和例静脉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2.0枚(17.0枚,27.0枚)和18.0枚(15.0枚,22.0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P0.05)。进一步分析例经过淋巴结分组筛选的患者资料,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5.0枚(20.0枚,31.3枚)和5.0枚(3.0枚,8.0枚);36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5枚(18.0枚,28.8枚)和1.5枚(0,4.5枚),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P0.05)。(4)随访和生存情况:例患者中,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动脉导向组例,静脉对照组例)。随访时间为1.0~7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例动脉导向组患者和例静脉对照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8%和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5)。例动脉导向组患者和例静脉对照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4%和7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P0.05)。结论与以SMV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比较,以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安全、可行,淋巴结检出数目更多,可以进行更大程度的淋巴结清扫。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肠系膜上动脉;导向;乳糜漏;临床疗效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占第5位,分别为27.08/10万、13.13/10万[1]。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呈“右移”趋势,右半结肠癌发病比例显著升高,由10.9%上升至15.2%[2-3]。年,德国学者Hohenberger等[4]提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