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分享一例少见的

2021-9-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胃肠超声学组分享

一例少见的十二指肠病变

作者:范智慧

单位:医院超声科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44岁,因“间断腹痛、腹胀5天”就诊。患者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时有反酸、嗳气,无发热、寒战,无呕血、黑便,体重无减轻。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均无常发现。

专科检查: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及便常规等均未见异常。

肿瘤标志物:

AFP2.3ng/ml(0-8.1ng/ml)

CA.7U/ml(0-35U/ml)

CEA0.56ng/ml(0-10ng/ml)

CA.6U/ml(0-31.3U/ml)

CA.15U/ml(0-30.9U/ml)

超声检查:

检查所见:十二指肠降部腔内可见一低回声隆起性病变,大小约5.4x2.9cm,形态欠规则,局部肠腔变窄,病变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病变与胰头紧贴。

穿刺病理:-粘膜组织中度慢性炎症

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

检查所见:十二指肠球部、降段:球降交界见粘膜下隆起,近端表面粘膜浅溃疡(活检3块),更换超声内镜,病变呈低回声,富血供,截面大小约3.2*5.0cm,超声引导下19G针经无血管区域穿刺活检,过程顺利,标本送检组织及细胞病理。

检查结论:

十二指肠肿物性质待查

十二指肠多发溃疡

EUS穿刺病理:

组织病理:粘膜组织慢性炎症,粘膜腺体增生,局灶轻度不典型增生伴坏死及炎性肉芽;免疫组化结果:P53(弱+20%)CK(上皮+)EMA(上皮+)CEA(-)Ki-67(散在+)。

细胞病理:送检为大量凝血组织及少许炎细胞,穿刺组织有限,请结合其他检查。

腹部增强CT:

检查所见:十二指肠球部、降部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最大横截面约48x33mm,上下径约73mm,管腔狭窄,局部外膜面欠光滑,周围脂肪间隙见斑片状低密度灶,局部与胰头分界欠清

检查结论: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占位,考虑恶性,伴周围渗出改变、局部与胰腺分界欠清。

腹部增强核磁:

检查所见:十二指肠球部、降部见不规则稍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最大横截面约46x30mm,向腔内生长,局部浆膜面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局部与胰头分界欠清。

检查结论: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占位,首先考虑恶性间质瘤,腺癌待除外。

手术:

术中所见:于十二指肠球部下方可触及一肿物,位于肠腔内,大小约8x5cm,质地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活动度良好,有蒂与肠壁相连,

手术病理:(十二指肠肿瘤)---Brunner腺瘤,部分腺体囊性扩张。

讨论:

Brunner腺为十二指肠特有的粘液腺,位于十二指肠粘膜下层,从幽门至十二指肠乳头部均可见其分布,以十二指肠球部分布最多,偶见于胃窦及空肠上段。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Brunner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为Brunner腺增生所致,形成结节或息肉状肿块并突入肠腔内,大小从数毫米至10余厘米不等。Brunner腺瘤极少恶变。

Brunner腺瘤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高胃酸分泌、慢性局部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好发于40-60岁之间,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缓慢,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随肿瘤增大,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痛不适、反酸以及不同程度的梗阻表现;肿瘤表面可发生糜烂、坏死或溃疡并发生出血,患者可出现间断柏油样便,少数有呕血。

Brunner腺瘤在内镜超声下多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起源于粘膜下层至粘膜层,内部回声均匀,与粘膜下层组织回声相近,内部可见腺管样低-无回声区。

Brunner腺瘤在组织学上可包含增生的Brunner腺体、平滑肌、脂肪组织、囊性扩张的导管、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多种成分,增生腺体呈分叶状,叶间有源自粘膜肌层的平滑肌束或散在的纤维组织包绕,腺瘤表面粘膜常伴有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本例患者经皮超声及经内镜超声引导穿刺均未获得明确诊断,仅提示慢性炎症,考虑Brunner腺瘤多起源于粘膜肌层以下,组织学上包含多种成分,而穿刺活检的标本量较少,难以做出明确诊断。

Brunner腺瘤术前的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需与十二指肠间质瘤、血管瘤、淋巴瘤以及十二指肠腺癌等疾病鉴别,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1.十二指肠间质瘤体积较大,多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表面光滑,多向腔外生长,均匀或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显著强化,肿块内可见坏死。

2.十二指肠血管瘤增强后强化明显且可见向中央逐渐填充的特征表现。

3.淋巴瘤好发于空肠,十二指肠较为少见,肿瘤少有坏死,增强后中等度强化,腹膜后区及肠系膜多见淋巴结肿大融合等。

4.十二指肠腺癌:来自十二指肠粘膜,粘膜皱襞破坏中断是腺癌的基本表现,病灶表面可有溃疡,管壁僵硬,蠕动减慢或消失。内镜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较易鉴别十二指肠腺癌与Brunner腺瘤。

参考文献

1.PASETTIA,CAPOFERROE,QUERZOLIG,etal.EnblocendoscopicresectionoflargepedunculatedBrunnersglandhamartoma:acasereport.CaseRepGastroenterol,,12:-.

2.TANYM,WONGWK.GiantBrunneromaasanunusualcauseof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reportofacase.SurgToday,,32:-.

3.NAKABORIT,SHINZAKIS,YAMDAT,etal.AtypicalduodenalulcerandinvaginationcausedbyalargepedunculatedduodenalBrunnersglandhamartoma.GastrointestEndosc,,79:-.

4.DESTEKS,GULVO,BrunnersglandhyperplasiasandhamartomasinassociationwithHelicobacterpylori.CanJGastroenterolHepatol,,:.

5.SEDANOJ,SWAMYR,JAINK,etal.Brunnersglandhamartomaoftheduodenum.AnnRCollSurgEngl,,97:e70-2.

6.罗林艳,吴会超,张富允,等.胃镜下切除Brunner腺腺瘤三例.海南医学,31(6):-.

END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by/11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