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2021-6-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猪场常见的细菌性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胞内劳森菌等引起。

  一、黄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同时还会引发仔猪水肿病。

  1、流行特点:

  ①、黄痢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有时整窝仔猪死亡。

  

  ②、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常与外界应激因素发阴雨、潮湿、维生素缺乏或母猪乳汁质量不好有关,死亡率不高。

  2、临床症状:

  ①、黄痢一般于出生后12小时至2天,一窝仔猪相继发病,表现突然发生腹泻,排黄色水样稀粪,腥臭并混有气泡,含凝乳小块,病仔猪消瘦、脱水、死亡。

  ②白痢病仔猪排乳白色糊状粪便,有腥臭味。

  3、主要病变:

  ①、黄痢病仔猪的小肠臌胀,肠壁变薄,内充满黄色或灰白色稀便,切开小肠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

  ②、全身内脏器官脱水,胃充满乳汁,切开见有凝固的乳块。

  4、防治方案:

  ①、母猪临产前一个月左右注射大肠杆菌4价或者6价苗。

  ②、口服投药(庆大、丁胺卡那等)。

  ③、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粘杆菌素等)

  ④、补水、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脱水严重的用口服补液盐。

  ⑤、做好温度。湿度,消毒等管理工作。

  附:大肠杆菌水肿病: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地方流行性,与饲料转换和维生素、硒等缺乏有关。

  2、主要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行走不稳,眼结膜充血,转圈,叫声嘶哑,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划动,额头、眼睑出现水肿,昏迷死亡。

  3、主要病变:a、病猪的胃壁水肿,切开后流出清亮的液体。b、病猪的大肠、小肠水肿,特别是结肠系膜有透明的胶冻样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4、治疗方法同黄白痢。

  二、仔猪红痢: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哺乳仔猪肠毒血症,也称坏死性肠炎。

  1、流行特点:

  1-3日龄新生仔猪多发,其它阶段仔猪也可发生。

  窝内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20-70%,临床以血色粪便、肠粘膜坏死为特征。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出生不久,突然出血性下痢。

  急性型仔猪排红色或红褐色稀粪,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气泡,部分猪粪便初为黄色,后期清亮的“米粥”样。

  慢性型仔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黄色糊状粪便、消瘦。

  3、病理变化:急性的主要有胸腔、心包、腹腔积液,呈樱桃红色;空肠、回肠粘膜红肿、深红色,出血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肠道浆膜潮红、粘膜及粘膜下层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慢性的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肠壁呈土黄色;病变肠道与正常肠断界限分明。

  4、防治措施:

  母猪产前注射红痢疫苗。

  急性的发病急死亡快难以治疗。慢性发病猪只注射林可霉素+沙星类或阿莫西林。

  三、仔猪副伤寒:由猪霍乱或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仔猪败血症、坏死性肠炎、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等病变。

  1、流行特点:断奶仔猪。

  2、临床症状:

  急性型:仔猪败血症突然死亡,体温41℃。

  亚急性和慢性型:仔猪持续下痢,呼吸困难,部分仔猪有肺炎变化,肢体末梢发绀,粘液出血性腹泻或水样黄色下痢。

  3、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肢体末梢发绀,突然死亡;全身浆膜和粘膜及内脏有不同程度出血,肾皮质广泛出血,胃肠卡他性炎,胃底粘膜有梗死;肝、脾肿大,有坏死点;肺淤血、水肿,淋巴结肿大、坏死。

  慢性病例大肠粘膜呈典型的坏死和溃疡,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肾、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肝有小坏死点。

  4、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

  抗生素治疗(万特肺灵,痢特灵、磺胺、沙星类等药)

  四、猪痢疾: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一般散发。

  1、流行特点:不同年龄的猪都易感,但以7~12周龄仔猪多发。

  2、主要症状:

  急性病猪拉黄色水样稀粪,混有大量粘液、血液、纤维素性物、坏死组织碎片。

  慢性病猪粪便软时硬,混有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有时混有血液,病猪消瘦,生长发育不良。

  3、主要病变:大肠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肠内有血样内容物,慢性病猪的大肠粘膜呈坏死性炎症,表面覆盖粘液或纤维素性物,大肠表面洗净后呈麸皮样或豆腐渣样。

  4、防治措施:治嗽静、痢菌净、喹乙醇、沙星类等。

  五、猪增生性回肠炎:由胞内劳森菌引起。

  1、流行特点:主要为8—10周龄,15—30KG仔猪,一般散发。

  2、临床症状:皮肤苍白;间断性腹泻、粪便灰黑色、松散;病程长者,排柏油状粪便,最后变为黄色。

  3、病理变化:回肠、结肠前端肠壁增厚,直径增加,浆膜和肠系膜水肿,肠粘膜呈脑回状(结缔组织样),粘膜肥厚、表面湿润。

  4、治疗方案:新开元或治嗽静配合绿益态一般3天即可控制,有特效。

  总结:细菌性疾病是条件性疾病。这些病原在猪场是长期存在的,由于管理性的原因,病原繁殖到一定数量,加上猪只的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因此做好营养、管理、防疫、保健,这些疾病是可以有效预防的。现在很多管理好的猪场已经没有黄白痢的发生。

----------------------------------值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zz/10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