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4个月女婴吐奶2天后突发休克,医生提

2021-4-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怎么回事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许多年轻爸妈对肠套叠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而对身临险境的宝宝来说,延误治疗绝对是一场大灾难。2月5日上午,医院儿科主任黄怃在急诊儿科病房正常查房,一对夫妇抱着他们出生4个月零8天的女儿娜娜(化名)大声呼喊:“小孩休克了!帮助抢救!”黄怃主任回忆,当时刚刚上班,患儿家属没有去门诊,而是直接冲到急诊科呼救,护士就带他们到急诊儿科抢救室,马上为娜娜进行头罩吸氧,头罩吸氧状态下,娜娜指脉氧仅76%。原来就在两天前,娜娜喝完奶后不久,就开始吐、哭闹,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吐奶,哄了一阵儿后孩子进入昏睡。结果,接连两天,娜娜都出现呕吐症状,见状不对,医院。接诊时,黄怃主任检查发现娜娜的精神极差,昏迷状态,面色苍灰,而且腹部膨隆,加上家属对患儿病史叙述不清,黄怃主任凭多年经验,立即对娜娜急查腹部CT,结果显示,娜娜中腹部可见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这是肠梗阻伴肠套叠,已经出现脓毒性休克症状,病情极其危重。黄怃主任当即就请小儿外科胡景元主任与卓新杰副主任医师会诊,会诊后,医生们考虑患儿病情危重,应立即急诊开腹探查。术中显示,娜娜为“回-回-结型”肠套叠,随即对其进行复位及固定手术,术后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一步治疗。

然而,在转入PICU时娜娜仍处于休克状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扩容、抗感染、输血、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抢救,患儿病情逐渐稳定,在PICU监护期间予对症处理、加强术后护理,患儿逐渐撤机,精神及复查指标好转。

2月15日,娜娜已病愈出院。

肠套叠是什么病,为何可能致命?

黄怃主任介绍,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导致肠管受压,从而出现以呕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块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儿童外科常见急症。

肠套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腹痛症,仅次于便秘,而这种病常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身上,尤其是6个月龄到24个月龄的婴儿最多见,不过,孩子2岁以后患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肠套叠的高发期是春秋两季,且相较而言,男宝宝和胖宝宝更容易受到肠套叠的“青睐”,而该病危险性较大。

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治,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医院治疗,否则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环死、穿孔,甚至造成肠坏死,引发腹膜炎,出现严重的腹胀及脱水,而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肠套叠是怎么造成的?

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

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

婴儿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导致肠套叠;

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等原因也会引起。

突然哭闹蜷腿,可能是生病的信号

确诊宝宝是否患上肠套叠,需要参考宝宝的腹部绞痛史,可这对不会表达的婴幼儿尤其是不满1岁的婴儿来说简直不可能实现。家长的信息反馈通常对医生确诊有极大帮助,因此,家长要充分了解肠套叠的症状。那该如何辨别宝宝是否患了肠套叠?

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有——①腹痛:疼痛时,宝宝会突然发生哭闹,下意识地抬腿或蜷缩身体,会有面色苍白、手足悸动、出汗等表现。②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最初吐出来的是乳汁、乳块等,但渐渐地,吐出来的可能是黄绿色的胆汁,1到2天后,宝宝再次呕吐时,呕吐物可能带有臭味。③血便:这种情况多见于病后6到12小时,宝宝的便便通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也可能是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没有臭味。④腹部肿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呈腊肠状,光滑,不太硬,但稍微活动就有压痛感。

截至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能够预防肠套叠的发生,家长能做的就是了解肠套叠的症状,避免错判,造成延误病情。出现其中一个症状时,家长就要警惕。一旦宝宝出现肠套叠的症状,家长就应第一时间带宝宝就医,在12小时内就诊,抓住治疗的黄金时间。

此外,黄怃主任提醒,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对婴幼儿监护,由于儿童年龄小,病情变化迅速,应及时就诊。还应注意科学喂养,添加辅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切勿让宝宝过饥或过饱。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来源:新福建、福建卫生报等)

猜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zz/10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