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块,是囊肿还是结核
2020-7-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http://www.hldxc.com/
病例资料
牛牛19:35
右侧腮腺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有分隔,壁厚薄不均,并见明显强化的结节,患者年龄小,考虑血管瘤,其次神经鞘瘤囊变,慢性脓肿。
钟医院19:39
腮腺浅叶囊实性肿块,实性明显强化,延迟持续强化,考虑血管瘤。
月影无踪20:06
定位,右侧腮腺。影像表现:右侧腮腺肿块,囊实性,增强快进快出,II区见淋巴结,均匀强化。诊断1混合瘤伴囊变,鉴别诊断:1.腺淋巴瘤恶性的考虑2.基底细胞瘤3.上皮癌或腺样囊腺癌。
曾新晖20:33
右侧腮腺浅叶囊实性病灶,囊变位于边缘,分界清楚,动脉期实性部分强化明显,静脉期持续强化。考虑偏良性肿瘤。
陈医院放射科20:35
1.病变的部位,是浅叶还是深叶?还是跨深浅叶?是位于腮腺的变浅部还是较深部位?
2.年龄小,病史偏长。
菲菲20:36
浅叶,鳃裂囊肿伴感染?脉管类?混合瘤?
陈医院放射科20:37
比如皮温,红不红?如果皮温不高,无红肿热痛,可以先排除腮腺脓肿。
黄锦钊20:39
右侧腮腺浅叶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有分隔,壁厚薄不均,并见明显强化的结节,考虑神经鞘瘤囊变,鉴别血管瘤,腺淋巴瘤。
陈医院放射科20:39
病变位于浅叶,靠近浅面。平扫密度实性区稍高,囊变区位于边缘。
陈医院放射科20:40
Scarlett20:40
陈老师总结的病史“年龄小,病史偏长”,大家觉得对诊断有帮助吗?皮温、颜色没有提供。
肉肉李20:41
强化方式,考虑血管瘤,鉴别混合,慢性炎症并脓肿,
医院20:43
年轻女性,囊实性,边界模糊,考虑鳃裂囊肿,鉴别脉管瘤。8岁,肿瘤性病变少,多考虑先天性发育异常。
陈医院放射科20:45
平扫实性区稍偏高,囊性区为低密度
Scarlett20:46
邻近皮肤略增厚,那我们再看增强,等/低密度都对应什么样的强化。
陈医院放射科20:48
实性区增强后强化(低于血管强化,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与实性区分界清楚,有利于良性病变诊断。
Scarlett20:49
对,那么实性部分的强化形式呢?实性部分强化的密度在静脉期轻度下降,但强化的范围两期是相同的,没有填充,没有以点带面。而且强化范围内仍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
陈医院放射科20:55
嗯,尽管如此,与实性区还是可辩的
Scarlett20:55
那么囊性部分呢,有特点吗?
陈医院放射科20:56
囊变区与实性区边界是分辨清楚的,多位于边缘,有分隔。
波波波20:57
实性部分内有囊变区,还有就是张力大。
Scarlett20:59
这样小的孩子,脉管瘤当然是不能除外的,何况皮肤情况没提供,但是以上我们说的有没有哪些让脉管瘤存疑呢?
陈医院放射科21:01
血管瘤一般三类,毛细,海绵,脉管瘤,还有就是罕见的血管内皮瘤年龄来说,毛细不像,应该更小。
波波波21:02
淋巴管瘤的分隔会不会更细
Scarlett21:02
另外就是这一类病变都比较软,张力低,淋巴管瘤成份可以有液液平面
陈医院放射科21:02
海绵可以见静脉石,血管瘤强化一般和血管近似。
陈医院放射科21:05
可以局限性,也可以弥漫性,囊变如此的我也没见过。除非脉管瘤,但是这例貌似有包膜,所以不考虑
Scarlett21:06
血管瘤如果是海绵则以早期、渐进、填充式、以点带面强化常见,而静脉瘤则是延迟强化。
陈医院放射科21:07
医院21:07
这个持续强化,病变边界模糊考虑感染
面朝大海21:09
筋膜增厚,符合炎症。
陈医院放射科21:10
下面的偏低强化是什么?红箭头所示。
医院21:10
8岁,肿瘤性病变少,多考虑先天性发育异常
波波波21:12
会不会是血管断面
Scarlett21:13
我看了原始图像,应该是个小淋巴结
陈医院放射科21:13
另一个很高的才是血管吧
陈医院放射科21:14
如果是腮裂囊肿,就算伴感染,里面实性区能解释吗?
面朝大海21:15
不能排除结核,只是没有钙化
陈医院放射科21:16
可能和这个病变有关
占医院Scarlett21:17
儿童的腮腺肿瘤还是少见的,大家之前提到的鞘瘤、腺淋巴瘤、混合瘤,其实都是成人病,甚至是中老年人病
面朝大海21:17
要是淋巴结结核就典型了
波波波21:18
陈医院放射科?实性成分可以强化那么明显啊,学习了陈医院放射科21:18
只不过觉得里面强化的实性区有点吓人,觉得不太符合腮裂囊肿伴感染
Scarlett21:18
淋巴结结核可以囊变如此彻底吗?虽然局部皮肤略增厚,但周围并没有明显的渗出
陈医院放射科21:19
黎艳,河源人医?比较少,就是疑惑的地方,多多少少周围应该有点厚壁Scarlett21:20
我认为边缘这个是囊,不是坏死,因为靠边,壁薄。大家在非肿瘤的路上再走走吧,其中有正确答案,但需要更多一些证据,比如,年龄、部位、囊变。
曾新晖21:23
这样看来真要考虑TB
Scarlett21:28
Scarlett21:29
陈医院放射科22:08
分析思路:1.病变的部位,是浅叶还是深叶?还是跨深浅叶?恶性的一般跨深浅叶的多,但良性的也有,比如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等。
2.双侧的,多发的,一般有:上皮性的,腺淋巴瘤多见,多形性腺瘤有,但少见(如术后复发的),腺泡细胞癌。淋巴源性的:淋巴上皮性肿瘤,淋巴瘤,结核等。
3.囊实性的话,一定要看囊变坏死区与实性区分界情况,在增强上看,如果分界清楚,一般良性多见。病变有包膜,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良性的多见,但还是有些如高分化的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等也可以这样,鉴别困难。
4.强化方式上,有快进快出的一般来说都是良性的,一般见于两个,腺淋巴瘤和嗜酸细胞腺瘤。渐进性强化,一般的腺瘤,恶性肿瘤均可以这样。
5.邻近皮下间隙内有渗出,还要注意皮肤有无增厚,一般来说有渗出,倾向炎性病变,或者先天性病变或肿瘤合并感染;皮肤有增厚的话,可以有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但它强化明显,无坏死,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高,结合这个一般诊断不难,其它皮肤有增厚的炎性病变和恶性肿瘤也可以有,需综合分析考虑。
6.如果病变表浅,靠近腮腺包膜的,无论实性还是囊实性,要注意肌上皮瘤的可能性。
陈医院放射科22:33
结核分是腮腺的还是淋巴结的,一般后者多见,单侧多见。
该病例部分总结内容来源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