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结直肠癌TNM分期三大更新要点
2018-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你一定要知道!
作者丨赖军明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年10月6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发布,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将于年1月1日在全球启用。
自年AJCC癌症分期系统第1版发行至今已历时40年,从不断细化解剖学TNM信息为基础的宏观分期,到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微观因素,本次更新特色是推动了临床肿瘤学预后(prognostic)和预测(predictive)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1.肿瘤沉积(tumordeposit,TD)定义及意义
TD定义:特指存在于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内(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的脂肪组织内)的孤立肿瘤结节。多数TD源于血管淋巴管浸润,其内没有可辨认的淋巴结、血管、神经结构是诊断要点。
TD意义:第八版分期系统坚持认为TD是较差的预后因素,并继续把TD划归为N1c,同时明确TD不改变原发肿瘤T分期。如果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TD会改变N分期(N0→N1c);如果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TD数目无需计算到阳性淋巴结数量。
AJCC第八版结直肠癌分期系统的主要更新内容
2.细化M分期
M1a:转移灶局限在一个器官或部位;
M1b:转移灶超出一个器官或部位,但没有腹膜转移;
M1c:结直肠癌的腹膜转移,无论是否合并其他器官部位的转移(新增,M1c仅见于1%~4%的结直肠癌患者,但其预后较M1a和M1b更差)。
3.结直肠癌预后风险和疗效预测评价体系
内容:血清CEA水平、肿瘤退缩评分、环周切缘、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微卫星不稳定、KRAS/NRAS基因突变及BRAF基因突变。
意义:在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背景下,“解剖学”分期和“非解剖学”分类体系联合使用,将有利于对结直肠癌进一步分期和分类诊治,有助于个体化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风险并预测治疗疗效,推动结直肠癌临床实践从传统“群体化”诊治到精准“个体化”医疗转变。
(后续小编将继续更新AJCC胃癌、乳腺癌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敬请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