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规范化超声指南
2017-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全国首个超声医师集团,超声医师集团,服务基层。
NT规范化超声指南
超声医师集团质控中心制定
早孕期非整倍体风险计算-指标
孕妇年龄
血清学标记物(游离β-Hcg,PAPP-A)
超声标记物
颈项透明层厚度(NT)
胎儿心率
新的超声标记物(鼻骨、三尖瓣、静脉导管)
各种21三体筛查方法的检出率
NT的定义
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lucency,NT)指胎儿颈椎水平矢状切面皮肤至皮下软组织之间的最大厚度,正常胎儿存在此透明区代表胎儿生理性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液体积存。
颈项透明层增厚形成机制
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颈部淋巴管与颈静脉窦在11~14周左右相通。相通之前,少量淋巴液积聚在颈部形成暂时性的NT增厚。
正常胎儿在14周后应消退,如果颈部淋巴管与颈部静脉窦相通延迟,从而出现明显颈部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过多的积聚在颈部,NT增厚明显,甚至到孕中期发展成为淋巴水囊瘤。
NT增厚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唐氏综合征(21-三体):
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膈疝:
致死性骨骼畸形: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最佳测量时间为11-13+6周。
孕11周?
13周+6天?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11周好?13周好?
从结构筛查:12周好于11周,远远好于10周
总的来说:
在10周或11周做血清生化检查,在12周进行胎儿超声扫描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头臀长(CRL)45-84mm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图像放大,胎头及胎儿胸部占据整个屏幕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正中矢状切面:鼻骨、长方形的腭
透明的间脑
鼻尖,鼻骨,鼻前皮肤
长方形的腭
脑中线结构清晰
NT清晰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偏离中线旋转约10°,鼻尖即不可见,位于鼻骨和腭之间的颧骨却呈强回声显示
偏离中线15°,可见鼻骨消失、颧骨增大并与腭连接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胎儿呈中立位,头和脊柱在一条线上。如果胎儿过度伸展,测量的数据会偏大;过度屈曲,测量数据会偏小
注意区别胎儿皮肤和胎膜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测量最宽处,标尺位置正确,获得图像前将增益调低,避免将标尺放在模糊的边缘。
NT测量的注意事项
脐带绕颈时的NT测量:脐带绕颈(5%),测量脐带上下的NT,并取平均值
一种新方法——半自动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NT值
NT值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NT值2.0mm,正常?
NT6.7mm=染色体异常?建议终止妊娠?
NT值1.0mm=染色体正常?胎儿没有畸形?
二倍体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随胎儿头臀径增加而增加
75-80%的21三体的NT值大于95%百分位数。
NT值的分布
中位数、第1%、第5%和第95%随着胎儿头臀径的增加儿增加
NT的99%百分位数是3.5mm,并不随头臀径的增加而增加。
胎儿NT分布是混合分布,头臀径依赖性和非头臀径依赖性。
NT值的不同染色体情况的中位数
NT值中位数:
整倍体-2.0mm
21-3.4mm
13-4.0mm
18-5.5mm
Tuner-9.2mm
NT与风险值的计算
对于固定CRL的胎儿,每一个NT测量值都代表一个似然比,用这个似然比乘以孕妇年龄和孕周相关的前设风险,就可得出新的风险值
NT测量值越大,似然比就越大,因此,新的风险值就越高
NT测量值越小,似然比就越小,得出的新的风险值就越低
NT值增加与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随NT增加而增加
第5%~第95%,0.2%
NT≥6.5mm,65%
染色体异常组中
50%是21三体
25%是18三体或13三体
10%是特纳综合征
5%是三倍体
另有10%是其它染色体异常
然而,在大部分增厚的NT可自行缓解,分娩正常新生儿
NT值增加与心脏畸形
NT增厚均与心脏畸形相关,但与特异性心脏畸形无关
NT值增加建议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NT>99%:建议14-16周和20-22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NT介于第95百分位数~第99百分位数的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约为2%,约占总人群的4%,有条件的话,应对这类胎儿提供专业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