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扫描版CSCO四大消化

2021-7-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4月23日,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麾旌北上,在北京拉开大幕。本次指南会集合了国内专家学者和各界媒体朋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讨论、分享行业进展,交流研究成果,共同见证指南更新。

由于篇幅问题,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针对四大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胆道肿瘤)指南更新要点的解读。

食管癌诊疗指南

食管癌治疗指南更新——局部晚期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弘教授

0

新辅助术前放化疗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食管切除术(1A类证据),Ⅰ级推荐。

0

添加NCRT同期化疗方案(TC/NP/PF)

0

关于免疫新辅助注释更新

对于经外科评估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推荐在临床研究范畴内开展;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推荐与放化疗或化疗的联合模式,周期数2-4周期。

0

推荐新辅助治疗后非pCR患者

术后免疫辅助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1A类证据),Ⅱ级专家推荐;

0

进一步规范了淋巴结清扫术式名称

可采用的淋巴结清扫:颈部无可疑肿大淋巴结,胸中下段食管癌建议行胸腹完全二野淋巴结清扫(标准胸腹二野+上纵隔,特别是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颈部有可疑肿大淋巴结和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推荐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双下颈及锁骨上+上述完全二野淋巴结)。

0

关于根治性放化疗联合免疫注释更新

不可手术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推荐在临床研究范畴内开展。

0

小结

新辅助治疗,可切除患者推荐:术前放化疗+手术;新辅助治疗,不可切除患者推荐:临床研究下开展;辅助治疗,可切除患者推荐:纳武利尤单抗,术后免疫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不可切除患者推荐:临床研究下开展。

食管癌治疗指南更新——晚期转移性食管癌

讲者:中医院黄镜教授

0

一线治疗(远处转移性食管癌治疗原则)

帕博利珠单抗+氟尿密啶类(5-FU或卡培他滨)+顺铂,(CPS≥10,1A类证据),Ⅱ级专家推荐;卡瑞丽珠单抗+紫杉醇+顺铂(推荐鳞癌,1A类证据),Ⅱ级专家推荐;纳武利尤单抗+氟尿密啶类(5-FU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推荐腺癌,CPS≥5,1A类证据),Ⅱ级专家推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推荐鳞癌,3A类证据),Ⅲ级专家推荐;卡瑞丽珠单抗+阿帕替尼+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推荐鳞癌,3A类证据),Ⅲ级专家推荐;

0

二线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推荐鳞癌,3类证据),Ⅲ级专家推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鳞癌,3类证据),Ⅲ级专家推荐;

0

总结与展望

1、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从后线到二线、一线不断推进在晚期一线已取得Ⅲ期研究结果,同时还有更多晚期一线的Ⅲ期研究在进行中:联合不同的化疗药物筛选更有可能获益的人群2、联合其他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KI、表观遗传药物其他免疫治疗,溶瘤病毒等3、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更好的biomarkers:MSl,突变负荷,PD-L1表达等。

胃癌诊疗指南

胃癌治疗指南更新——非转移性胃癌

讲者:医院张小田教授

0

胃癌影像内镜诊断注释更新

替换”推荐腹部MRI作为CT怀疑肝转移时进一步检查的手段,推荐有条件者采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提高肝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或CT怀疑肝转移时,建议首选肝脏MRI平扫+增强检查,根据临床需要可采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

增加”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可参考iRECIST标准”;

替换”影像学功能成像参数”为“影像学体积测量及功能成像参数”。

0

胃癌综合治疗——整体治疗策略

腹腔镜探查(1B类证据),由Ⅱ级推荐提升为Ⅰ级推荐;新辅助化疗+胃切除术D2+辅助化疗(1B类证据),由Ⅱ级推荐提升为Ⅰ级推荐。新增注释:早期胃癌CLASS02、进展期胃癌KLASS-02、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探查的标注操作。

0

胃癌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

①非食管胃结合部癌:

新辅助化疗SOX(术前3周期SOX,术后5周期SOX及3周期S-1单药)(1A类证据),由Ⅱ级推荐提升为Ⅰ级推荐;

删除ECF及其改良方案。

②食管胃结合部癌:新辅助化疗SOX(术前3周期SOX,术后5周期SOX及3周期S-1单药)(1A类证据),由Ⅱ级推荐提升为Ⅰ级推荐;新增FOLFOX(1A类证据),Ⅱ级推荐。增加注释:对于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增加“HER2阳性胃癌是一类特殊类型的胃癌,目前,在围术期治疗中也有很多抗HER2治疗的探索,包括双药或三药化疗,联合抗HER2单抗或双抗,初现成效,但是尚未成为标准治疗策略。”

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转移性胃癌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

0

晚期转移性胃癌一线治疗

HER2阴性胃癌:增加“PD-L1CPS≥5人群中,化疗(FOLFOX/XELOX)联合纳武利尤单抗”(1A类证据),Ⅰ级推荐;HER2阴性胃癌:增加“PD-L1CPS≥1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1B类证据),Ⅲ级推荐;注释增加:抗HER2生物类似药的阐述;注释增加:增加ADC类药物的阐述;注释增加:增加Attrction-04、CheckMate研究结果描述。

0

晚期转移性胃癌二线治疗

分HER2阳性及HER2阴性两部分;增加“MSI-H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2A类证据),Ⅱ级推荐;

0

晚期转移性胃癌三线治疗

Ⅲ级推荐:根据既往用药情况,参照二线推荐方案合理选择单药或两药化疗(3类证据),删除“两药化疗”。

0

年-年晚期

转移性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内科治疗:与时俱进,处处出新

1筛查章节更新点1: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对于50-74岁一般风险人群,直接结肠镜检查(从II级推荐变更为I级推荐),因为目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与未筛查相比,结肠镜筛查可以降低56%的发病风险以及50%的死亡风险。更新点2:对于一般风险人群的筛查增加“粪便FIT-DNA检测”为III级推荐,对于肠镜检查存在禁忌的个体增加“CT结肠成像”为III级推荐。2影像学章节结肠癌与直肠癌的诊断的表格中,均删除了钡剂灌肠。3病理学章节转移性直肠癌手术/活检标本中,将“RASA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从II级推荐改为I级推荐。4内科治疗章节内科治疗的更新是本次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更新最多的部分,主要更新内容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方面,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决策选择。■更新点1:三药化疗地位愈显潜在可切除组治疗方面:对于RAS和BRAF均为野生型患者,新增FOLFOXIRI+西妥昔单抗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对于潜在可切除组患者,治疗目标是短期、快速缩小肿瘤,为手术创造条件,有小样本的研究显示FOLFOXIRI+西妥昔单抗能够使潜在可切除患者客观缓解率(ORR)明显提升,因此将其作为III级推荐写入指南。随着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三药化疗使用率逐步提升,肿瘤医师的三药化疗使用经验及对不良反应的把控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自年起CSCO指南就逐步提升三药化疗±靶向在转化治疗的推荐强度。但袁瑛教授也指出:在选择三药化疗±靶向治疗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状态等因素来决定患者最终的治疗方案。■更新点2:免疫治疗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患者治疗位置提升

姑息治疗一线方案:将MSI-H/dMMR患者单列,并把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级推荐(1A类证据);

姑息治疗二线和三线方案:将MSI-H/dMMR患者单列,并把PD-1抑制剂(不限具体类型)作为II级推荐(2A类证据)。

本次指南更新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对于姑息治疗组将MSI-H/dMMR患者单列,由于该人群接受传统化疗+靶向治疗效果欠佳(ORR有限),因此MSI-H/dMMR患者治疗不同于其他患者可以更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KEYNOTE-等研究表明,MSI-H/dMMR患者对于化疗+靶向治疗敏感度相对较差,为了追求最大程度的肿瘤退缩,对于初始不可切除转移性肠癌的患者可以选择PD-1抑制剂进行转化治疗。表1KEYNOTE-研究主要终点结果同时,在姑息治疗中,将MSI-H/dMMR患者单列,并根据KEYNOTE-等研究,在MSI-H/dMMR患者姑息治疗一线方案中,把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级推荐(1A类证据);而对于MSI-H/dMMR患者姑息治疗二线和三线方案则不强调PD-1抑制剂的具体类型,作为II级推荐。表2姑息一线治疗方案推荐■更新点3:姑息治疗更多选择姑息治疗三线方案:新增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贝伐珠单抗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和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之前接受过西妥昔单抗治疗)的III级推荐(3类证据)基于一些小样本研究单臂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曲氟尿苷替匹嘧啶+贝伐珠单抗能够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的增加上有所帮助,但同时应该要注意TAS-+贝伐珠单抗同时应用需要注意患者的骨髓毒性也会增加。基于CRICKET小样本研究结果,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一线使用西妥昔单抗,二线接受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后,三线再引入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时患者仍有20%的ORR及54%的疾病控制率(DCR)。因此,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之前接受过西妥昔单抗治疗)作为III级推荐写入指南。需要注意的是,在再引入西妥昔单抗治疗前,行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仍提示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获益度会更高。■更新点4:删除关于“不推荐使用卡培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这一注释■更新点5:mCRC无症状原发灶到底是切是留?初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新增注释:“转移灶不可切除时,无症状原发灶是否需要切除以及最佳切除实际仍无共识。因此,需要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框架下对每一个病例进行个体化决策,需要仔细评估肿瘤进展速度、预计生存期、原发灶部位及大小、占肠腔的周径/肠腔狭窄程度、接受全身质量的意愿及可行性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期,来决定是否切除原发灶”。

放射治疗:立足“基石”,延长生存

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放疗部分更新主要集中在cT3/T4N+(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上。年涌现出了较多的研究报道,为cT3/T4N+结直肠癌治疗决策制定提供了更多的帮助。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也引入了分层治疗的决策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局部复发风险的II期直肠癌,经多学科讨论后可有条件免除新辅助放疗。低局部复发的定义为:肿瘤分期为cT3a/bN0且距肛>10cm,MRI显示距离直肠系膜筋膜≥2mm且无壁外血管侵犯。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放疗部分cT3/cT4或N+直肠癌的治疗更新内容如下:■更新点1:原来的I级推荐“同步放化疗+经腹切除+辅助化疗(1A类证据)”修改为“同步放化疗+/-间隔期化疗(再次评估)+直肠癌根治术+辅助化疗(1A类证据)”。章真教授指出: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前,有6-11周的间隔期,以便患者能从术前放化疗毒性中恢复和肿瘤的充分退缩。目前多项研究显示,在间隔期进行化疗可以增加患者疾病控制,化疗方案可以选择:FOLFOX、CAPEOX、5-FU或卡培他滨,术前再行MRI评估。部分患者可采取TNT治疗模式即“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来获得长期生存获益。■更新点2:保留括约肌有困难的患者,新增“强化同期放化疗方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的同步放化疗)(再次评估)+直肠癌根治术+辅助化疗”的方案(I级推荐)(1B类证据)。■更新点3:对于cT3,任何N,伴MRF+或cT4,任何N的患者,增加:强化同期放化疗方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的同步放化疗)(再次评估)+直肠癌根治术+辅助化疗(1B类证据);短程放疗+12-16周化疗+直肠癌根治术的II级推荐(1B类证据)■更新点4:放射治疗的原则中,新增“为保留肛门括约肌需增加肿瘤退缩或观察等待策略,可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的同步放化疗。联合伊立替康需要在UGT1A1基因分型指导下,基因分型UGT1A1*1*1(6/6型)或UGT1A1*1*28(6/7型)患者推荐伊立替康的剂量分别为80mg/m2/w和65mg/m2/w。章真教授表示: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目前肛门器官保留已经成为大家的研究热点和最求目标。因此版指南的更新:对于保留括约肌有困难的患者,或者cT3,任何N,伴MRF+或cT4的患者,可以加大同期放化疗的程度,如将同期化疗方案调整为: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的方案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病理学缓解(pCR)率和DCR。或者可以选择放化疗后间隔期化疗的治疗策略(包括TNT)以及短程放疗后序贯化疗的策略来提高器官保留的概率。并且需要指出的是,新辅助治疗的顺序以放化疗先行有更高的器官保留率。小结:版CSCO结直肠指南内科方面主要更新内容为:新增了一项三药联合化疗+靶向治疗为转化治疗可选方案;以及将MSI-H/dMMR患者单列,让大家注意到该型患者姑息治疗及转化治疗都应重视PD-1抑制剂。放疗部分更新内容主要是在原来“德国研究”的基础上在不同阶段及治疗环节进行强化,以期获得更好的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

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

筛查和诊断部分

在胆道肿瘤病理诊断部分新增II级推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w/11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