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静脉畸形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和危害

2021-5-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静脉畸形(venousmalformations,简称为VM)是最常见的一种脉管畸形,以往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静脉异常发育产生的静脉血管结构畸形,表现为扩张的血管腔窦。静脉畸形通常以单一的静脉结构组成,也可与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组成混合的脉管畸形。

▲手部及口腔内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头、颈、颌面为好发部位,四肢、躯干次之。其生长速度与身体等比例生长,不会自行退化,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可导致明显的外观畸形和器官功能受损,巨大的病灶还可导致身体骨骼发育异常。

静脉畸形的症状与危害

1、静脉畸形可表现为从局部海绵状肿块,到累及多组织和器官的混合类型。出生时即存在,大部分可以被发现,少部分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才被发现。头面部多发,四肢、躯干次之。和身体发育同步增长,不会自行消退,男女发病率没有区别。

2、深部VM表面上的皮肤颜色可以正常,浅表病变可表现为蓝色;毛细血管静脉畸形的皮肤为深红色或紫色;淋巴静脉畸形可有皮肤淋巴小滤泡。局部为柔软、可压缩性、无搏动的包块。包块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如面颈部病变,在低头、屏气时可充盈增大;小儿表现为哭闹或用力挣扎时膨大;在四肢者,肢体抬高肿块缩小,低垂则充盈增大。

3、畸形的静脉容易形成血栓,表现为反复的局部疼痛和触痛。大范围病变可因血液淤滞于扩张静脉腔内造成消耗性凝血病变,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内脏出血。瘤体逐渐生长增大后可引起沉重感和胀痛。

4、位于颌面部的病变常影响外观,并可引起相应的视力、吞咽、呼吸等功能障碍。四肢病变可侵及关节腔、肌腱肌肉并引起局部疼痛、屈伸异常。VM还可导致邻近软组织和骨骼的变形、肥大或萎缩。

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静脉畸形的诊断

一般可以由病史及详细的体格检查就可以确诊。也可以借助辅助手段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能清楚显示VM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比较主要的的检查手段之一,DSA能直观动态地显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还能对病情进行分型,但DSA一般与介入栓塞治疗同期完成,而较少单独作为术前评估和诊断手段。另外,病变局部穿刺、X光平片和瘤体造影也可进行辅助诊断。

静脉畸形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介入治疗:这主要包括硬化治疗、栓塞治疗、冷冻消融及射频消融等方式。介入治疗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其中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由于治疗方法简单、起效快,局部无创伤,不发生严重坏死,不留瘢痕及可重复注射,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正不断的得到推广。

介入硬化治疗一般就是在DSA的引导下,用头皮针或穿刺针局部穿刺静脉瘤体,抽出回血后,进行数字减影,了解瘤体的范围及其引流静脉的流速和形态,根据造影表现注入硬化剂,达到破坏静脉瘤体及其引流静脉的目的。

2)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以往采用比较多的治疗方式,但由于VM有丰富的腔窦及周围血管,除了部分界限较清楚的局限性病灶外,绝大多数是弥漫且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的病灶,难以彻底手术切除,并且创伤大、出血控制难、易复发、功能和外观影响大。因此,手术切除不是VM的首选治疗方法。外科手术除了少数可以单独完整切除的病例以外,主要应用在保存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做为对血管内治疗等其它方法治疗后残留病灶的外观改善,功能重建(如继发性跟腱短缩延长)等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3)其它:激光治疗、电化学治疗、高频电凝术及患肢压迫治疗等。

值得一提的是,静脉畸形是不能自行消退的,会随着患者的生长而生长的,如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一生,不容忽视,所以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盲目等待,一经发现,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为什么宝宝会有血管瘤呢?血管瘤会遗传吗?

●DSA下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瘤的王牌利器之一,其有什么优点呢?

●重磅

携手同行,共创长峰辉煌—医院新春茶话会

●医院关于疫情期间患者就医须知公告

▍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转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公益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记得点“在看”分享扩散让更多人看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w/10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