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经转移到淋巴结,会有哪些表现中医在
2020-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患者王女士,45岁,因发现乳房有肿块,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显示是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手术后马上进行了化疗与放疗同步治疗,先后进行了25次放疗,4周期的化疗。后因为身体症状比较严重寻求中医药治疗。当时王女士有这个疑问,癌症转移到淋巴结是处于癌症的什么阶段?是不是没救了?黄俊院长在出诊过程中,有很多患者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下面黄院长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淋巴结呢?
淋巴结是直径0.2至0.5厘米大小的肿物,呈椭圆形或蚕豆形,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淋巴结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面,淋巴结是免疫器官,里面有大量的淋巴免疫细胞,淋巴结通过淋巴管相互链接,淋巴管就像血管一样,遍布全身,淋巴管里面有淋巴液,收集全身各处的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液循环。
淋巴结如何转移?淋巴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常见途径之一,癌细胞可以通过至少四种途径转移,分别是淋巴结,血行转移,种植播散和直接侵犯。淋巴结转移指的是在细胞通过肿瘤周边的淋巴管,进入到附近的淋巴结,甚至往更远处的淋巴结转移。例如乳腺癌常常转移到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甚至是锁骨上淋巴结;肺癌转移到周围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等等;大肠癌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
癌症如果已经转移到淋巴结,说明不是早期的癌症,至少是中期的癌症,说明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术后往往需要接受化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概率。淋巴结转移并不意味着肿瘤晚期,淋巴结转移大致可以分为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如果转移部位位于肿瘤的周边,手术的时候可以一并切除,以乳腺癌为例,如果肿瘤只是转移到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手术的时候是可以切除的。如果是远处转移,手术就已经失去意义了。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无处不有,并且全身的淋巴随时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全身各处都可以发生肿瘤的转移,但是临床上淋巴转移一般是区域性的。因此癌症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治疗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兼顾局部治疗。而化疗和中医治疗都属于全身治疗的方法,淋巴转移治疗中运用较多。
全身性的化疗,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但需要注意的是,化疗期间不仅仅会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对患者的正常细胞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副作用会比较大,比较容易导致患者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医学上一般主张患者在化疗期间要配合中医治疗,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增强疗效,帮助患者较快的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癌症淋巴结转移的优势01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大多数补益类中药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的活性,调节机体内环境而发挥抑瘤和抗转移的作用。
02降低血黏度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血黏度的增高,这是促使肿瘤发生转移的重要条件。血液的高黏状态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容易聚集起来,包裹癌细胞形成癌栓,使癌细胞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直接抑杀癌细胞的作用,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以及消除微循环障碍,进而起到抑瘤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
03改变淋巴结的微环境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与淋巴结的微环境有关。若转移灶不能适应淋巴结内的微环境,则肿瘤细胞就会发生死亡。中医药的特点是有效部位多及作用的多靶点,在改变淋巴结微环境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对于晚期扩散转移的癌症患者,配合中医治疗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
1、对放化疗增效减毒
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某些生化及免疫指标的过高或过低起到平衡作用,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从而对延长生存时间有益;二是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既有支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又有抗瘤效果。中药可以有效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解决消化系统反应,防治周围神经毒性,减轻放射性炎症。
2、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如黄芪、人参、茯苓、当归、阿胶、丹参、百合、麦冬等,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的功能,对虚弱的患者可改善体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这类药具有对放化疗减毒、保护骨髓、提高食欲、增强体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以及预防恶液质、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衰竭等功效。目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已不局限在中医医生,中药的扶正、补益效果正在被西医大夫所重视,正在成为中西医结合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3、降低癌症的并发症危险
中药可有效缓解患者因癌症和并发症引起的许多症状,如疼痛、厌食、咳喘、出血、腹泻、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可以通过提高食欲,延长睡眠时间等途径减少恶液质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精神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实现延长生存期。
广州御生堂中医肿瘤专家黄俊提醒:
癌症患者手术即便很成功,也不可麻痹大意,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防止复发、转移。抗癌之路曲折漫长,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一方面要考虑疗效的巩固,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做好复发、转移的预防。”“在术后尽早把握早期康复的有效时机,利用中药巩固,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