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bull病例第期腹膜后病
2020-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04解读1、征象问题:在提供的MR、CT扫描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多选)
A.T1WI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
B.T2WI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
C.位于肝内
D.位于腹膜后
E.MR增强显著强化
答案:BD
解析:图中所示:腹膜后肿块;MRI:病灶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斑点状低信号;DWI上信号稍高;MR增强呈渐进性轻度强化。
2、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本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节细胞神经瘤
B.神经鞘瘤
C.淋巴管瘤
D.淋巴瘤
E.腹膜后纤维化
答案:A
05诊断肉眼所见:肿块一枚,外附包膜,大小7.5×5.5×2cm,切面灰粉实性质中。
病理诊断:(腹膜后肿物)节细胞神经瘤,局部可见钙化。
免疫组化结果:S(+++),Ki-67(﹤1%+),NF(++),NSE(+),NSE(+),NeuN(-),CD34(血管+)。
06讨论节细胞神经瘤:
(一)、定义:
a.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外胚层细胞,沿交感神经链发展。
b.由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和施旺细胞组成。
c.最常见的部位是后纵隔(41.5%例)、腹膜后(37.5%)、肾上腺(21%)和颈部(8%)。其他部位包括精索、心脏、骨骼和肠管。
d.节细胞神经瘤在年轻人中最常见。发病率是百万分之一。
e.女性稍多。男女比例1.5:1。
f.腹膜后GN通常是无功能和无症状的,直到它们长大压迫邻近结构引起症状,如背痛、腹痛、呕吐、便秘、体重减轻和泌尿系统症状。
(二)、影像表现:
1、CT平扫表现: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在影像上具有特异的征象。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肿块,肿瘤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性生长,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血管,坏死囊变较少见,位于交感神经链。CT:显示细斑点状钙化(20%)。
3、CT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
4、MRI表现
a.T1WI:均匀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等、高信号
b.增强以轻中度延迟强化为主。
c.ADC:高ADC(在神经鞘肿瘤的诊断评估中)有助于确认其良性。
鉴别诊断:
1、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淋巴管瘤是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起源于淋巴管的早期封存。淋巴管瘤被认为是先天性肿瘤。也可继发于纤维化、炎症、外伤、淋巴结变性或内皮分泌功能衰竭的淋巴道梗阻。
l腹膜后淋巴管瘤是罕见的。
l年,韦格纳组织学将淋巴管瘤分为三类:(1)单纯性淋巴管瘤(毛细血管淋巴管瘤)(2)海绵状淋巴管瘤(3)囊状淋巴管瘤(始终良性)。腹膜后淋巴管瘤通常为海绵状或囊状,其中大多数病例为囊型。
l组织学上按Harkine法分为5型: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淋巴管肉瘤,以囊性淋巴管瘤最多见。
l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中胚层肿瘤,起源于淋巴管。
l75%的病变存在于颈部,20%在腋窝区域,只有5%在腹腔内,在肠系膜、胃肠道、脾脏和肝脏中有报道,腹膜后很少见到。
l腹膜后淋巴管瘤占所有淋巴管瘤的1%以下。
l腹膜后淋巴管瘤常无症状。当囊肿较大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疼痛、疲劳和体重减轻。
影像表现:囊性淋巴管瘤可为单发或多发,单房或多房,并可含有浆液或乳糜液。
CT:多房囊性肿块,边缘光滑,呈均匀液体密度。CTC+:动脉期囊肿壁和间隔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
T1WI:低信号(类似于或低于邻近肌肉)。T2WI:高信号。
2、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原发于腹膜后的神经鞘瘤起源于周围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非常少见,有文献报道仅0.7%~2.6%的神经鞘瘤发生在腹膜后,多为良性。以20~50岁多见,小儿及老人亦有发病,性别差异不大。常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
作者简介:高伟,男,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中。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版权说明影享国际本病例讨论为影享国际原创,供广大医师学习交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影享国际”。您的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让影享国际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能为中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尽一份努力。
专为医学影像人订制的权威、专业、开放的全方位学习交流平台
oJi长按白癜风的身心健康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