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附睾腺瘤样瘤

2021-6-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男,18岁,于5年前发现右侧睾丸进行性增大,触诊睾丸上方呈椭圆状,大小约4*3cm,无挤压痛,活动度良好,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状物质。

术中见附睾肿物大小约3cmx4cm,挤压囊肿未见减小,术中诊断:附睾肿物,游离并保护好输精管,剥离附睾上肿物,切开肿物后,内可见淡黄色澄清囊液。

图示附睾上方囊性为主包块,形态规则,囊性部分内透声差,呈满天星样,可见少量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内可见短线样血流信号。

腺瘤样瘤是一种局限性良性间皮肿瘤,由排列成条索状、小管状或腺泡状的间皮细胞组成。好发中年人,两性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生殖道,男性常见于附睾,其次为精索,睾丸白膜、前列腺、射精管和睾丸实质;女性则最多见于子宫和输卵管,卵巢也可发生。少数病例位于生殖道外,如小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腹膜后、肾上腺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为小的硬结或局部肿胀,生长缓慢,无痛性,一般无触痛感。多为单个结节,少数为双侧性,偶可合并多囊性间皮瘤。肉眼观察:瘤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偶呈菜花状结节。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质较硬,可有包膜。切面多呈实性,少数为囊性,囊性者其内为淡黄液体。肿瘤巨大者可取代整个附睾,甚至侵入睾丸实质。光镜下:肿瘤有两种主要成分,即上皮成分和纤维间质。上皮成分可排列成腺样,不规则裂隙状或上皮细胞索状结构。呈腺样结构者细胞为立方形或低柱状,呈索状结构者细胞常显空泡状。有时细胞扁平,被覆在裂隙上,类似淋巴管的内皮细胞。瘤细胞核一般为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均较淡,无异型性。间质纤维数量不等,可致密或疏松,可见平滑肌束。诊断附睾腺瘤样瘤时应注意与附睾纤维瘤、腺癌、淋巴管瘤、囊肿及结核相鉴别。

附睾腺瘤样瘤一般表现为附睾部位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均匀的实性结节,一般均可见到血流信号,需要考虑到附睾腺瘤样瘤的诊断。但本例以囊性为主,较为少见,诊断困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s/10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