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皮肤科CPC63

2021-4-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女,58岁

主诉

发现左乳内下象限皮肤淡红斑及轻度皮肤增厚感1月余,无自觉症状。

现病史

患者于大约1月前发现,左乳内下象限皮肤淡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未在意,近1月来淡红斑逐渐明显,并自觉局部皮肤有增厚感,局部无发热及疼痛等其他不适,为明确诊断于年3月就诊我科。

既往史

无其他系统疾病史及家族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专科检查:左乳内下象限皮肤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淡红斑,毛孔粗大呈轻度橘皮样外观,触诊皮肤轻度增厚浸润感。触诊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皮疹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

组织病理检查

(HE*40)

(HE*)

(HE*)

(HE*)

(CK7*)

(CK20*)

(CEA*)

(EMA*)

(ER*)

(Mammaglobin*)

(Ki67*)

皮损病理表现:真皮内可见较多扩张的淋巴管结构,管腔内可见上皮样肿瘤细胞形成的瘤栓,肿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浓染,偶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管内肿瘤细胞CK7(+)、CEA(+)、EMA(+)、ER(+)、Mammaglobin(+)、CK20(-)、Ki67(约60%+)。

诊断

炎性皮肤转移癌(乳腺癌)

陈思远医生点评

乳腺癌主要通过淋巴播散出现皮肤转移,包括炎性癌,铠甲状癌,毛细血管扩张和结节性癌和乳房下皱襞癌。经血行播散可形成肿瘤性脱发、眼睑的乳腺癌。

乳腺癌炎性皮肤转移癌(丹毒样癌)的特征在于具有类似于丹毒的扩散边界,表现为红色斑片或斑块,并且通常累及乳房及邻近皮肤。炎症外观和局部皮温升高是由于毛细血管充血所致。炎性转移性癌并不仅为乳腺癌所特有,很少病例可能起源于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

在炎性皮肤转移癌中,皮肤的组织学检查显示真皮和皮下淋巴管内大量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肿瘤细胞具有非典型性,细胞核大,多形性,深染的特点。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充血,这与临床上红斑和皮温升高的表现的相对应。通常,有间质水肿和轻微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不是主要特征。一些研究表明,只有1%至4%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存在炎性或类丹毒型,并且其中大多数患者有乳腺导管内癌。

乳腺癌的皮肤转移,肿瘤细胞中除了CK20,其余大多数角蛋白都是阳性,并且通常上皮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阳性。当雌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表达是阴性时,雄激素受体标记阳性表达可能有助于支持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s/10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