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4种肠道炎性病变CT分析
2021-9-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782761.html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医院初艳龙
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
一、克罗恩病
1.临床概述
一种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肠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当肠腔狭窄、粘连及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常能触及包块。当透壁性炎症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浆膜层,与肠外组织或器官相通,即形成瘘管或窦道。胃肠道外表现主要有骨关节损害、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口腔溃疡、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2.CT表现
①肠壁节段性增厚及强化增加:充盈良好的小肠肠壁厚度4mm为肠壁异常增厚,增厚的肠段增强后表现为动脉期和门脉期均较正常肠壁强化增加,以门脉期更明显。活动期常表现为肠壁分层强化,即黏膜层异常强化、黏膜下层水肿;缓解期常表现为均匀一致强化,呈轻到中度强化,缓解期常表现为病变肠段系膜缘缩短,游离缘呈囊袋状向外突,即假性憩室改变。
②肠外表现
a.梳状征:活动期通常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末梢直小血管增粗扩张,排列紧密,与受累肠管系膜缘肠壁垂直。
b.渗出:活动期肠管周围常有渗出,表现为肠外脂肪密度呈片絮状增高改变。
c.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活动期常表现为肠系膜根部及炎症引流区的肠系膜增生肿大。
d.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生:慢性期受累肠管周围常表现为纤维脂肪增生,使得邻近肠管的间距增宽。
③肠管周围并发症
a.蜂窝织炎:表现为增厚肠壁周围的团片状异常强化灶,边缘模糊。
b.脓肿:炎性肿块中央坏死则形成脓肿,表现为边缘强化,中央呈不强化的液性密度。
c.瘘管和窦道:肠管与体表之间条索状的瘘管或脓柱,增强后瘘管内壁强化。
3.鉴别诊断
肠结核:常累及回盲部,表现为回盲部肠壁增厚及异常强化,回盲部常挛缩变形,回盲瓣口形态异常,可出现干酪样坏死的淋巴结。
二、肠结核
1.临床概述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一般见于中青年,女性稍多于男性,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CT表现
①肠壁增厚,肠腔狭窄:病变可仅累及回盲部,也可以回盲部为中心,累及邻近结肠及末段回肠,肠壁多为连续性增厚,累及的肠段范围较长,肠壁多为环形增厚,系膜缘和游离缘均受累,少数见盲肠内侧偏心性增厚。增强后肠壁可呈分层强化,也可均匀一致强化。慢性期回盲部肠管呈不规则狭窄,肠管呈锯齿状改变,回盲瓣挛缩变形,回盲瓣口张开,与盲肠呈直线改变。
2.肠管周围改变:肠管周围渗出,表现为脂肪密度增高,慢性期肠管周围可有纤维脂肪增生,与周围肠管间距增宽。
3.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发钙化,并呈干酪样坏死,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为结核最特异性的表现。
4.肠外结核表现:可能伴有肺结核和其他肠外结核。
3.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无肺结核或肠外结核病史,病程一般更长,不经抗结核治疗可出现间断缓解,粪便及其他体液和分泌物检查无结核菌;克罗恩病首先出现系膜缘肠壁的增厚,肠梗阻、粪瘘等并发症较肠结核更为多见,切除病变肠段做病理检查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
三、溃疡性结肠炎
1.临床概述
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直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
2.CT表现
①肠壁增厚: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累肠段呈连续性增厚,黏膜表面欠光整,呈凹凸不平,提示溃疡。重型黏膜呈假息肉样,提示增生性肉芽肿生成。
②肠壁明显强化增厚:肠段较周围肠管强化增加,常呈现分层,黏膜层异常强化呈高密度,黏膜下层水肿呈低密度。
③结肠袋变浅甚至消失:结肠形态异常,呈铅管样改变,肠腔通常狭窄,蠕动减弱,甚至肠梗阻。
④肠管周固改变:受累肠管末梢直小血管增粗扩张;肠管周围渗出时,表现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
3.鉴别诊断
①克罗恩病:呈节段性分布,好发于末端回肠及邻近右半结肠,常累及系膜缘,肠管呈非对称性受累改变。
②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连续性累及末端回肠及右半结肠,回盲瓣通常挛缩变形,位置提升,若找到环形强化淋巴结更提示肠结核的诊断。
四、阑尾炎
1.临床概述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该病较为典型的临床特点。阑尾位置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关,如盲肠前位可表现出明显右下腹痛,而盲肠后位因为肠管覆盖,疼痛表现不明显。
2.CT表现
①阑尾增粗肿胀:阑尾外径6mm。
②阑尾周围腹膜改变: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内斑点状及条纹状、斑片状模糊影。
③盲肠壁水肿增厚:盲肠末端局部肠壁水肿增厚,阑尾开口处呈漏斗状改变。邻近肠管反射性淤张,表现为回肠肠管积液积气,部分见多发小气液平。
④盆腔积液:多表现为右侧结肠旁沟和盆腔底部液性密度影积聚。
3.鉴别诊断
①急性回结肠炎:增强可见盲肠、末端回肠黏膜下水肿及盲肠周围炎。
②盲肠憩室炎:盲肠憩室伴盲肠壁增厚,盲肠周围炎性改变。
③阑尾肿癌:阑尾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有阑尾腔梗阻,通常不伴有周围炎症。
④盲肠癌:盲肠肿块可能阻塞阑尾开口,阑尾可扩张但不伴有阑尾周围炎症。
4.阑尾的常见位置有以下几种
①回肠前位:阑尾在回肠前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
②盆位:阑尾超过腰大肌、髂外血管,尖端有的可达闭孔内肌。
③盲肠(结肠)后位:阑尾在盲肠或升结肠的后面,尖端指向上方或上外方。
④回肠后位:阑尾在盲肠与回肠后方,尖端指向右下方。
⑤少数有其他特殊位置:阑尾可居肝脏的下方,称为高位阑尾;可部分或完全位于壁腹膜的后面,称腹膜外位阑尾。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