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

2021-6-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皮肤病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优秀病例集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分享

病例提供者

病史简介

患者:陈xx,男性,47岁,BSA:1.67mg/m2

-2-19:因“上腹胀痛”第一次入本院胃肠肿瘤科

既往无吸烟、饮酒史,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ECOGPS评分1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01-29CEA:癌胚抗原70.51ug/L↑;CA正常

入院检测

影像学检查

-01-30:本院门诊腹部CT:

1、肝内多发结节,腹膜后及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增大并融合,性质待定,拟转移,原发灶待定,高度怀疑胰腺体尾部肿瘤可能。

2、脾大,门静脉迂曲;拟伴脾门静脉栓塞、门静脉右侧支开口栓塞伴狭窄;腹腔、盆腔少量积液;

3、左肾轻度积水,左肾小囊肿。

-1-30:广州医院PET-CT:

1、胰腺尾部及胰周腹膜后高代谢软组织肿块,考虑胰腺癌,并累及邻近组织结构及血管;

2、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多发高代谢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

3、肝脏多发稍高代谢低密度灶,考虑转移

诊治经过

-2-21: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

病理:(肝脏穿刺)镜下见肝组织呈梁索状,细胞无异型,部分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小灶见个别腺体融合,并见个别核分裂象,肿瘤性病变不排除,有效组织太少,请结合临床,必要时重取活检。

医院病理会诊:见个别异型腺体,不除外癌可能。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1、胰腺癌并肝转移、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化疗(cT2N1M1IV期,AJCC第七版)

2、左肾积水

基因检测

错配修复正常(pMMR);肿瘤突变负荷(TMB):0.76Muts/Mb。

方案选择

NCCN指南推荐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

循证医学

治疗方案

-3-01、-3-16、-3-30、-4-13、-4-29、-5-14予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方案化疗6程。

具体:吉西他滨1.6givd1+白蛋白紫杉醇mgivd1,每2周重复

治疗诊断:

-04-26:胸腹部CT:

1、胰腺癌肝转移化疗后复查:胰腺体尾部肿瘤稍缩小;腹腔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稍减少缩小;肝脏转移瘤同前;腹腔少量积液吸收;胰源性门脉高压等腹部表现大致如前。

2、左上肺少许感染灶;双肺门及纵隔、双侧锁骨上窝及腋窝小淋巴结稍增多,建议复查。

肿瘤标志物(CEA)

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有下降趋势

不良反应:无

后续治疗

疗效评价为:PR

目前继续予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方案化疗中

小结

1、根据国内外指南推荐,适合亚洲人群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等,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2、本病例最后选择以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方案化疗,疗效确切,可作为晚期胰腺癌化疗的首选。

3、不良反应较轻,尤其适合不能耐受FOLFOXIRI三药化疗的患者。

4、期待后续更好的治疗结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cs/10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