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鸣菁人middot临床实践论坛伊布
2021-5-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百字文摘
伊布替尼作为全球首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在内的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不论是对于初治还是复发难治CLL/SLL患者,伊布替尼均为优先推荐治疗方案。本例为携带TP53突变和11q-等不良预后因素的CLL/SLL患者,有治疗指征,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15个Cycle,起效较快,淋巴结肿大快速缩小,4个cycle后患者淋巴结基本消退,在C12达到完全缓解(CR),并持续缓解。患者无明显血液学毒性和骨髓抑制,无累积血液学毒性,提示伊布替尼治疗合并TP53突变和11q-的难治CLL/SLL患者疗效显著,获得持续缓解时间长,未引起需调整剂量或方案事件,依从性好。
教授、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魏蓉
同济大学医院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分会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医学转化中心委员
从事内科和血液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及主持上海市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20余篇
基本情况及现病史
患者女,56岁,因“白细胞进行性升高3年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入院,无发热,有盗汗,消瘦。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好,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右颈部最大淋巴结直径5cm左右,质韧,腹软,无压痛,脾脏肋下未及
既往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史
初诊资料
上腹部增强CT:胃底大弯侧,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
胸部增强CT:纵隔及两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
下腹部增强CT:腹膜后,肠系膜及两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肿大
血常规:WBC50.03*/L,Hbg/L,PLT*/L,N9%,LY80%
生化:肝肾功能正常,B2MG4.5mg/L
骨髓穿刺涂片:淋巴细胞占70%,以成熟样小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幼淋
骨髓穿刺活检:小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免疫组化:cd20(+),cd5(+),cd23(+),CD43(-),cd10(-),bcl-6(-),cyclind1(-),Ki67(5%+)
免疫分型: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70.8%,其中CD45+CD19+的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63.2%,表达CD19、CD22(dim)、CD23、sKappa(dim),部分细胞表达CD5、CD20(dim),少数细胞表达CD11c、CD25,不表达CD10、CD38、CD、FMC-7,该群CD45+CD19+的细胞符合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SLL)免疫表型。
TP53基因突变:4号外显子错义变异:c.CG(p.Pro72Arg)(纯合)
染色体:46,XX,add(8)(p23)[15]/46,idem,del(11)(q14)[3]
IgVH和IgK基因发生重排,未检测到IGH单克隆性V区超突变
诊断
CLL/SLL合并TP53突变(binet分期B期)(Rai分期I期)
极高危组
ECOG评分0分
治疗方案及疗效
伊布替尼mgqd,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等):Cycle1-2:每周检测一次;Cycle3以后:每个Cycle的第一周检测一次。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CT/增强CT):Cycle1,C4,C7,C10,C13,C16分别进行CT检测。
4个cycle后淋巴结缩小50%左右,在12个cycle达到CR,并持续缓解,无明显血液学毒性和骨髓抑制,无累积血液学毒性。
专家点评:
伊布替尼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BTK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年8月伊布替尼在国内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CLL/SLL,随后又于年增加了CLL/SLL一线治疗适应证。
RESONATE研究显示[1]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CLL的总反应率(ORR)高达9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未达到,3年PFS率为59%,且伴11q-及17p-患者生存同样获得改善。另外,RESONATE-2研究显示[2]伊布替尼可改善存在17p-、TP53突变、IGHV未突变、和11q-等高危因素的CLL/SLL患者的生存预后。
本例为CLL/SLL患者,携带TP53突变和11q-等不良预后因素,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易感染,符合治疗指征中进行性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6个月内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10%及夜间盗汗1个月,需启动治疗。根据NCCN指南,对于合并TP53突变患者,不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均优先推荐伊布替尼治疗。患者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15个Cycle,起效较快,淋巴结肿大快速缩小,4个cycle后患者淋巴结基本消退,在C12达到CR,并持续缓解。患者无明显血液学毒性和骨髓抑制,无累积血液学毒性。提示伊布替尼治疗合并TP53突变和11q-的难治CLL/SLL患者疗效显著,获得持续缓解时间长,未引起需调整剂量或方案事件,依从性好。
参考文献
[1]MontilloM,ByrdJ,HillmenP,etal.Long-termefficacyandsafetyintheRESONATEstudy:ibrutinibinpatientswithpreviouslytreated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withuptofouryearsfollow-up.HematolOncol,,35(S2):-.
[2]BarrPM,RobakT,OwenC,etal.Sustainedefficacyanddetailedclinicalfollow-upoffirst-lineibrutinibtreatmentinolderpatientswith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extendedphase3resultsfromRESONATE-2.Haematologica,,(9):-.
责任编辑:Amiee排版编辑:Shelley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