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中大五院院长单鸿希望医生科
2021-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作为临床医生,他治病救人,护佑生命,以高度的责任心诠释了大医精诚;作为教授,他立德树人,桃李芬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从医学子和近百名医学高等人才;作为科学家,他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数十项,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得了手术,做得了学术,抓得住管理,他就是医院院长单鸿……
单鸿教授简介
单鸿,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南粤百杰(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名医、珠海市荣誉市民、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分子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总编辑;入选年珠海市高层次卫生人才二级人才,牵头团队入选高层次学科团队一类团队。从事介入治疗和影像诊断等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针对EphB4、GRP78、Axl、Dll4等11个分子靶标,构建了17种分子探针,用于结肠癌、胰腺癌、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采用生物发光探针Luc2稳定标记干细胞,探针随细胞分裂稳定表达,克服了由于干细胞分裂增殖所导致的成像信号不确定性难点,实现干细胞的准确活体示踪;针对肿瘤分子靶标和微环境,开发“智能”纳米载体,建立“可控”、“可视”、“多功能化”诊断与治疗体系;基于组织细胞密集程度和细胞膜完整性等细胞分子水平的微观结构变化,建立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影像诊断标准及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弥散成像预测体系;以门静脉癌栓影像特征为依据,建立临床中晚期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新模式,提高其总体生存率,中位生存期从2~4个月延长到11个月;基于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界定肿瘤-正常组织消融边界,指导大中肝癌交界区域的补充消融;针对因门静脉主干闭塞而无法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反复消化道出血病例,改进其经皮经肝门静脉入路和经皮经脾门静脉入路技术,大大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1.7%)。先后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划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Radiology、JNuclMed、EurRadi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编及编译出版专著5部;领衔介入医学及分子影像学团队在肝脏病研究杂志Hepatology上全文发表了“DDX24MutationsAssociatedwithVascularMalformationsintheViscera”原创论文,首次命名了多器官静脉淋巴管畸形综合征(MOVLDsyndrome)并报道了内脏血管畸形的重要致病基因DDX24;带领科研团队从临床问题出发,将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对新冠病毒胃肠道感染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以通讯作者身份在Gastroenterology,Gut,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Radiology等世界权威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首次提供新冠病毒感染消化道的临床证据,提示新冠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揭示了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中大智慧”。5年前,调任医院院长。在医院发展规划方面,他提出了“一年重建信心、三年抢占高地、五年确立优势”的“”路线,医院各项事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近年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攀升、医学人才高地建设成果显著、医院建设不断深入、医院管理制度和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二期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重要提醒中大五院已全面恢复开诊。“我怕感染新冠肺炎,不敢去就诊怎么办?”不要担心,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初审:张嘉斌
审核:杨剑
审核发布:林伟庭、单鸿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