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有分隔囊性病变,会是啥病呢

2020-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投稿文章

病史:患者,男,52岁,一年前体检提示“脾脏占位”,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寒战,无皮肤巩膜黄染,2天前突然出现低热。

CT平扫+增强:

CT示:脾脏内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30mm×36㎜,平扫呈略低密度,边界欠清,增强后,病灶呈分叶状,边缘强化

病理:脾淋巴管瘤,内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

讨论:淋巴管瘤(LA)是良性淋巴囊性肿瘤,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者某些原因引起发病部位的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潴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的,主要发生于儿童,多见于颈部、腋窝、纵膈、腹膜后。成人发病罕见,通常无症状,多是体检时偶然发现。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确诊较困难,虽然是良性病灶,但有继发外伤性及病理性脾破裂的危险,CT扫描可见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界限较清楚的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度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囊腔内容物主要为淋巴液,表现为囊性低密度,病变呈继发出血、玻璃样变,因此病变密度多不均匀,CT值10~40HU。

脾脏淋巴管瘤需与脾囊肿、血管瘤、脾脓肿、脾包虫病及囊性转移瘤相鉴别。

1、真性脾囊肿多为单一囊腔,一般边缘无强化表现;

2、脾血管瘤平扫呈均一的低密度,边界清楚,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可见边缘强化向中心充填,延迟后门脉期病灶仍见明显强化,脾血管瘤动脉期边缘强化较肝脏血管瘤少。

3、脾脓肿,脾内呈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病灶,典型脓肿内有气-液面,脓肿壁有明显强化及壁外水肿,临床有寒颤、高热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结合临床病史可以鉴别。

4、脾包虫病,多合并肝包虫囊肿,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水样密度影,囊内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境界锐利,囊壁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中囊”是其特征性改变;

5、脾囊性转移瘤CT表现为多发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病灶,壁厚薄不均,可有壁结节,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并常伴有肝脏或其他脏器转移。

参考文献:

[1]刘丰,张强,杨帆,陈凡,郭振,刘松阳.脾囊性淋巴管瘤1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7(30):-.

[2]吕永柱,王丽华,高建军,林楠.罕见成人脾淋巴管瘤1例[J].临床军医杂志,,44(06):.

[3]孟祥岩,陈鹏,叶勇.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5(04):-.

[4]林艺雄,周杰,林建华,张国伟,代伟.成人脾淋巴管瘤1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8):.

本公益平台转载系学习交流之目的,如不希望转载,联系我们,侵删,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w/9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