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案例多专家会诊分析肺癌术后复发

2019-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信息:

患者徐先生,56岁,黑龙江人,公务员,不抽烟,偶尔喝酒,父亲肺癌。

术前影像学信息:

年10月怀疑肺癌,PET-CT显示右肺中叶结节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最大和平均SUV为1.2和0.2,延迟显像示代谢程度呈升高趋势,最大和平均值为3.8和1.3.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可见多枚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淋巴结,最大和平均SUV为2.0和1.1,延迟后最大和平均SUV为1.3和0.8.结节2.4cm*2.2cm*1.7cm,边缘不光滑,可见长短毛刺。因右肺中叶内侧段胸膜下结节状FDG代谢轻度增高软组织密度病灶,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多枚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淋巴结,由于缺乏既往影像资料对比,检查结论有一定局限性,综合考虑为(1)特殊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性大,(2)不典型肺癌伴淋巴结转移不能除外,建议对右肺病变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躯体其余部位未见典型恶性肿瘤样高代谢病灶。

胸腹部增强CT发现右肺中叶结节,考虑肺癌;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0.7cm;肝脏低密度小结节约0.4cm;腹腔肠系膜、腹腔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呈融合趋势,包绕肠系膜血管,可测量最大短径约1.3cm。

王曙光点评:该患者PET-CT报告诊断欠妥,第一考虑应该是肺癌不排除结核。因右肺中叶结节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最大和平均SUV为1.2和0.2,延迟显像示代谢程度呈升高趋势,最大和平均值为3.8和1.3.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在做PET-CT的过程中注射的造影剂是肿瘤很爱吸收的物质,SUV越高,证明吸收的造影剂越多。第一次显像SUV不高,所以做了延迟,延迟后升高应该高度怀疑肺癌,而且形态不好:边缘不光滑,可见长短毛刺,恶性肿瘤往往是疯狂的猛长,所以周边一般不会光滑,会有毛刺,另外病变结节2公分多。所以打报告的时候我觉得顺序有问题。好在报告上写了建议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在PET-CT中肠系膜SUV轻度升高且延迟后降低,可以考虑非转移灶。但是在腹部CT中,腹腔肠系膜、腹腔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可测量最短径1.3cm可以考虑转移灶,因为超过1cm了。SUV低可以解释为转移灶不活跃。如果我是主治医生,那么我会建议对腹膜1.3公分的淋巴结做穿刺。

手术与病理:

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右肺、中叶内侧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肺中-低分化腺癌,呈腺泡型,乳头型及微乳头型,肿瘤大小2.9*2.8*1.5cm,临近但未累及脏层胸膜,未累及叶、段支气管。淋巴结阴性。病理分期为pT1bN0.基因检测发现EGFR-LR突变。

术后未作放化疗,3个月后第一次复查,颈部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约0.7cm,王曙光点评可考虑炎症(除非运气不好,处于刚刚转移期)。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不变,仍旧最大短径1.3cm。同时超声显示该区域多发低回声结节,大者约1.0*2.0cm,界清,内回声均匀。超声科诊断为炎症,我认为不妥。第二次复查,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约0.7cm,与前相仿。王曙光点评:确定炎症。腹腔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仍旧照常1.3cm。开始动摇之前怀疑是转移灶了,因为一直不变化,我有点吃不准。但是我觉得穿刺搞清楚是必要的,如果病理确定是转移灶,那么上化疗是必须的。但是医生选择再观察。第三次复查与第二次一样结果。第四次复查即年5月29日发现纵隔(2R、4R/L区)淋巴结,较前增大,现大者短径约1.1cm。考虑转移性大。王曙光点评:同意考虑转移性大,最好做支气管镜穿刺。年6月15日PET-CT显示纵隔(2R、3P、4R区)多发淋巴结,伴代谢增高,最大SUV为9.3.首先考虑转移。肠系膜区、腹膜后脂肪间隙密度增高,伴多发淋巴结,部分代谢增高,部分较前增大,不排除肠脂膜炎或惰性淋巴瘤。王曙光点评:我更侵向于转移灶。理由,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已经很明确,就差行穿刺病理了。该区域同纵隔淋巴结同时增大,非常有可能就是一个转移灶,只是一个惰性转移灶。当初术后不化疗应该是错误的。但是我们此刻还是有机会活检。如果我是主治医生,我会建议纵隔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活检。如果只是纵隔略转移,我建议对纵隔立体定向放疗。如果此刻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考虑靶向还是化疗是我的疑问。患者求助于石远凯教授(中国医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石教授建议吉非替尼。我认为有点不够谨慎了,应该怀疑转移灶的地方进一步病理明确。患者吃吉非替尼20多天后求助美国MD医院张建军医生。医生建议明确病理,在得知已经在吃靶向药物后表示只能继续吃,纵隔做放疗。

患者吃靶向药2个医院医护人员认识本人,全权委托本人负责诊疗。本人拿着影像学光盘找到好友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勇鉴别(张勇,博士,师从著名肺癌专家白春学教授,擅长早期肺癌与肺结节良恶性的影像学鉴别)。张勇主任前后对比了不同的影像学光盘,确定复发。告知继续吉非替尼治疗,纵隔可以做放疗,定期复查。年8月31日靶向治疗后的第一次复查,胸部CT显示纵隔淋巴结缩小到0.5公分,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较前缩小,部分同前相仿,现最大短径约1.0cm。左下颈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8*0.6cm,边界清,内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需警惕转移。王曙光点评:不太可能转移,一方面已经服用靶向药物,另一方面淋巴结不超过1cm且形态良好。9月17日来上海与我碰头,检查后情况良好。张勇副主任再三对比光盘后认为不错,继续可吃靶向药物,纵隔淋巴结也可以去放疗掉,但是0.5cm大小定位有困难。患者的求医欲望非常强烈,希望进一步找其他专家也看看。我推荐了医院苏春霞教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病区主任、肺癌中青年专家、肺癌界新星)和周彩存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国内肺癌治疗权威)。我前一天通过







































白癜风品牌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s/7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