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2017-5-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很多人误以为患了乳腺疾病应看妇产科,其实乳房疾病归属外科范畴,医院属于普外科。医院里划分的科室较细,设有乳腺专科,就诊时选择乳腺专科则更加符合诊治要求。乳腺癌临床表现易于乳腺癌混淆的乳腺常见良性疾病为了避免误诊或漏诊,应进一步行乳腺影像学等相关检查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乳腺癌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法:T代表肿瘤的大小,N代表涉及的淋巴结转移范围,M代表是否有远处转移。T0原位癌瘤未检出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乳腺癌)T1癌瘤长径(≦2cm)T2癌瘤长径2cm,但≦5cmT3癌瘤长径5cmT4癌瘤大小不计,但浸犯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或炎性乳腺癌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乳腺癌病理类型(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或导管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这属于乳腺癌的早期阶段,预后较好。(2)浸润性癌:此型的癌细胞已穿透乳腺导管或腺泡的基底膜,并侵犯到周围的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癌可以通过侵犯的乳房内的淋巴管及血管,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即淋巴或血行转移)。1)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的癌细胞虽已穿透导管或小叶壁的边界,但病变还比较局限,尚未完全与乳房内的血管及淋巴结建立联系,多数仍不会转移到乳房外的其他器官,因此仍属早期,预后较好。2)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恶性程度较低),预后尚好。3)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上述类型差,而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类等因素。4)其他少见癌乳腺癌免疫组化检测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实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检测项目。乳腺癌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三阴性乳腺癌(TNBC):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或CerbB-2)三个指标均为阴性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遗传不稳定性,造成许多潜在的耐药机制,预后较差。2.治疗方法有限,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的靶向治疗均无效。3.远处转移率高,常见于内脏转移和脑转移。文章内容摘自《关爱乳腺健康——远离乳腺癌》未完待续白癜风治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