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的超声检查技巧

2022-3-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儿童腹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为其最主要的原因但因为儿童对病情陈述的不准确,对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差异性大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特征性不明显,如何快速准确寻找阑尾?避免误诊或漏诊,对超声医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考验。

正常阑尾声像图特点:正常阑尾直径2.2-5.9mm,多位于腰大肌前方。管腔通畅,张力不高,腔内可无内容物,也可有气体或液体等,在4岁之后的儿童中偶可见粪渣,探头加压可致阑尾滑动、阑尾横断面由圆形变为椭圆形或由椭圆形变得更扁。

儿童阑尾检查手法常有以下三种:1、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右下腹横切显示回肠末段,进而纵切回盲瓣。然后顺时针转向并略向外侧移动2~3cm即为阑尾起始部。2、盲肠纵横切法:于右侧腹纵切或横切得到的最外侧肠管即为升结肠,该肠管下连盲肠,以此往下探及盲肠下端并由外向内作逆时针转向扫查显示阑尾起始部。3、麦氏点任意法:麦氏点为阑尾根部体表投影即脐与右髂前上棘中外1/3交点处,探头置于此处即可。上述三种方法扫查阑尾时,如果首先显示的是阑尾起始部,则以此为中心度范围内任何方向顺势探查至盲端。如果显示阑尾纵断面或横断面,则向两端延伸找阑尾起始部及盲端,观察阑尾形态,测量阑尾直径。根据国内外报道将阑尾直径6mm作为正常阑尾处理。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的优点在于定位盲肠准确。容易探及阑尾起始部,减少了盲目性。在成人正常阑尾检查中该方法检出率高.对各种位置的阑尾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但儿童的体层薄,脂肪层不厚,高频探头可以非常理想地显示其腹腔结构。阑尾不易固定,加压扫查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加压检查一般比较难和儿童取得配合,尤其是过度加压,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儿童的阑尾检查中,主要的困难是取得配合,如果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并在3分钟内完成检查,一般可取得良好配合,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影响检查。针对儿童的特殊性,建议在儿童的阑尾检查中优先选择麦氏点任意法检查。这一方法可以快速地取得满意的检查结果。当实在无法显示阑尾同时,无法排除阑尾炎时,尽可能取得儿童和家长配合,采用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对阑尾进行检查,必要时加压检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s/12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