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手术,确诊罕见病淋巴管肌瘤病L
2021-7-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上一篇说了前两次手术的
半年3次手术,百万医疗报销不了,说说医疗险怎么买~
这第三次手术有点曲折,它叫做支气管镜活检手术,最终术后我被确诊了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管肌瘤病。
震惊?惶恐?不,这些情绪几个月前就过去了。
因为几个月前我偶然的做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肺部CT就发现肺部布满了肺大泡,CT上面提示:中心型肺气肿。
我纳闷我怎么会有这个病,于是拿给门诊主任专家看,专家很仔细地看了我的CT,又询问我是否有抽烟以及工作环境等,又得知我是第一次做胸部CT,然后温柔地缓慢地对我说:你这个是淋巴管肌瘤病,后面会引起气胸的。
我心想,这什么肌瘤病,感觉跟子宫肌瘤听起来挺像的,好像是个不太严重的病,我问医生后面怎么治疗,他说目前定期复查就行了。
我自己内心并没有觉得多严重,等我出了医生办公室,查,这时候才是震惊和惶恐,因为映入眼帘的是:
淋巴管肌瘤病,罕见恶性肿瘤,肺功能进行性恶化,反复发作气胸和乳糜可能,晚期要肺移植,一般从发病开始到离世,只有5~8年。
感谢医生的体贴,那么温柔地跟我解释。
估计是怕吓到我,^_^。
如果你突然得知自己只有几年活头了。
你会怎么想?
我想的是,天啊,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没做完,工作事业刚刚上轨道,父母尚在,孩子还没长大,一切都是自己没完成的责任的时候,突然一切都要戛然而止。
就好像一只鸟刚想起飞了,就被命运剪断了翅膀,只能趴在地上任由摩擦。
那滋味和感受,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就是想不开,脑子里很乱,有时候想哭,不想吃饭,思绪被困顿住了,想不开了3天,瘦了3斤。。。
3天后,终于想开了,就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做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重要的。至少,我还有时间安排好一切。不像猝死的、暴病的、意外直接没了的,我只是得了一种病,就算只有5到8年也可以了,至少上天给了我时间。
该治病就治病,该吃饭就吃饭,该干嘛干嘛。
当然同时不停地查这个病,了解地越多,越没有当初那么惶恐了,其中查到一位妹子确诊了之后,消沉了30天,瘦了10斤,这个心情咱们都经历过,如果有妹子也确诊了这个病,看到了我的文章,也可以来加我,咱们有组织的。我当时找组织可是费了半天劲儿的,早点找到组织,早点心绪平复,安心生活。
那既然发现这个病,该治疗去哪里治疗呢,毕竟罕见病,医院的医生让我持续观察就可以了,医院问问,打开好大夫APP,猛查,发现广州有广医一院呼吸研究所的刘杰教授,医院的徐凯峰教授等,都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
那我就就近吧。
广医一院呼研所,全国知名,钟南医院,而刘杰教授也曾师从钟南山院士。牛逼了,这要近距离接触到偶像了,先接触一下偶像的弟子也是不错的,突然心里有点小开心^_^
广医一院的挂号,还不算难,北京协和的才真难挂,广医的专家20块挂号费且行且珍惜吧,见到了刘杰教授,很和蔼的一位医生,身边一堆助理医生,帮忙处理相关就医问题。见到刘教授,我直接就问能通过CT确诊吗?毕竟咱们手里还有万的重疾险呢,医院确诊才可以,刘教授说不行,CT只能判断大概率,还得做活检才行,我先测了V值,只有,没超过,没法确诊。
见如下专业描述:
后续就安排了这个支气管镜活检了,本来刘杰教授建议我做胸腔镜活检,因为支气管镜因为取样少,可能存在检测不出来的情况。
我已经做好了做胸腔镜的准备了,也问过助理医生这个手术之后多久出院,她说正常一天就可以了,于是放心了,就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术。
4月1日终于排队排到了住院,可以安排手术了,术前病房医生来询问我的具体疾病史,我就顺便跟医生提了一下,为什么不做支气管镜,一些病友都是支气管镜确诊的,之后医生评估了一下,安排我4月2日支气管镜了,非常开心终于不用胸部打个洞了,毕竟感觉打了个洞就像漏气了一样。
于是就开始第三次手术的曲折经历,可能因为呼研所真的病人太多了,这次手术就医体验不太好。
晚上医生通知我第二天8点第一台手术,要求家属到,可能担心中途发生什么需要签字,家属大人好不容易请假第二天8点到了,结果上去了手术室,医生告诉我改时间了,改到下午两点第一台了。
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前通知过我,重要的手术时间说改就改了,忘记通知病人了。能怎么办?没办法,又回病房继续躺着了,不能吃饭不能喝水,还是少动吧。
终于挨到下午2点了,上去手术室门口做手术准备,需要打静脉麻醉针的准备,手上要打针,我第一个打针,那护士差点没吓死我,一边拿出一个针头,一边问旁边的护士:这个是这么拿吗?我一看,nnd,这是个实习生吗?但是脸也不年轻啊?我立刻就说:拜托,能不能找个熟练点的护士给我打。旁边护士立刻不耐烦地说:都一样的!
只能伸手给她打了,打完了,会手上挂个盐水,我发现盐水根本不滴水,怎么调开关都不会滴,就问护士:护士,请问这个不滴水,不太对吧?
护士连看都没看,就说:就是不滴水的!
好吧,继续等吧,2点等到3点都没人叫我,3点快4点了,问医生,就说让等,说给我手术的医生还没上来呢!
我饿着肚子,从头天晚上8点就滴水未进,焦躁地不行。上午第一台改成下午第一台,也没通知我,说好的下午第一台,就等了快两个小时,还没等到,这医院管理流程真的是有待提高啊!
终于叫名字了,我走进去了手术室,趟上去病床,立刻就有医生给我盖了脸上一个大罩子,里面有什么气体让我吸吧,感觉一堆人围着我,还有个医生给我贴监测的装备,撩开衣服就给我贴,一会上面撩一会下面撩,病号服里面啥也没穿,随便吧,上了手术台,只能任人摆布了。准备妥当后,旁边医生就拿起我打针的手打算给麻药了,结果。。。
麻药推不进去。。。
医生纳闷,怎么推进不去,原来打针打坏了,打开一看,手已经肿起来了,然后左一个医生按一下我的手,右一个医生按一下我的手,不下十几次,每按一次我痛啊,手就开始躲,压着大面罩,又没法说话,痛得我流眼泪,终于有个医生说:别按了别按了,她很痛!!
我心想:这个医生真有同理心,向她学习!
发现针打坏了,赶紧又换了一只手给我打针。
我一边哭着一边就睡过去了。。。
等醒来已经把我放在旁边观察了,我躺着因为麻药还没过,没法讲话,我心里还一直委屈地很,继续流眼泪,觉得医院也太不人性化了,把病人的手都打成这样,都没有一个流程去反馈给她,让她练差不多了再给病人打,毕竟我都做过几次静脉麻醉手术了,就这一次被打坏了,而且很明显的,打针的护士连针头入针的方向都要问旁边的护士,非常之不熟练。我血管也不细,针头那么粗,还得给我打两次,悲剧啊。
心里想着,要是去特需部住院,服务应该不会这么差吧,整个中端医疗就好了。
旁边一个男医生路过,还纳闷:怎么这么伤心啊,还哭起来了~
我,我,我没法回答你。。。
待会观察了一会儿,就被推回病房了,自己爬上病床,待了一两个小时才发现两边的静脉针头都没拔,把住院护士找来了,一看,怎么两只手都有针头,她估计也很是纳闷,我心里千万只马在奔腾,为啥这两个针头扎到现在,不是手术完了就该拔吗?我又不输液。
尤其是打坏的那只手,我后来练瑜伽都撑不起来的感觉。
真心觉得这次手术过程特别地不顺~~最大的不顺还在后面~
手术终于结束了,有人问,做完支气管镜啥感觉?
感觉嘛,就是麻药过了之后,有点很想咳嗽,但是一咳嗽像有痰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又没有痰,咳嗽的时候感觉肺好像有点破了的节奏。
就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周多,就恢复了正常了。
手术后观察,值班医生过来查房,听我的右下肺比较弱,她怕是气胸,赶紧给我约了移动CT的医生来病房给我做CT。结果CT医生来了,给病房的其他人做了,居然把我漏做了!
疯不疯,这是有多不顺利,然后值班医生催了三四次,终于半夜12点,移动CT医生过来给我做了,期间同病房的家属们都已经开始折叠床睡觉了,又一个个叫起来,把仪器推进来给我做。CT医生也不容易,医院,就这么一个移动CT给全楼的病人做。大半夜的还工作,辛苦了!
听家属说,做CT的时候,医生跑老远等着,可能辐射比较大,毕竟医生做的次数太多,还是避免职业伤害吧,真不容易啊,像医生致敬!
做完了CT,一切正常,可能天生呼吸就有点弱吧,没有气胸,第二天顺利出院回家。
这次手术算不太顺利的,我以为病理给我顺利一点就好了吧,结果,天不随人愿,病理取样太少,真的像刘教授说的那样,支气管镜可能取不出来,那么多病友都能取到,就我,检测一半出来,未能排除淋巴管肌瘤病。
后来去门诊找刘教授复查,他说,肺大泡肯定是有的,SMA阳性,PR阳性,但是没有HMB45阳性,就没法完全确诊的。
手术,半年做了三次了,居然最终还没确诊,刘主任听到我做过子宫肌瘤的手术,好像灵光一现一样,他说,要不这样,你肯定不能再接受做胸腔镜了,你把之前做过子宫肌瘤的病理做切片,拿到广医病理科做个LAM的病理吧。
啊?!这样也行?
听权威的,于是,我第二天就借出了子宫肌瘤的染色片,又按照要求切了20个白片,抓紧去了广医大学的病理科,花了大概有0块,等了半个月给到我一个病理结果。
我归还染色片的时候,病理科医生还说,你这个还是子宫肌瘤啊,没做出来啥啊。好吧,白做了的意思吗?好歹我给刘教授看了再说吧。
又约了刘教授的号,门诊继续排队见大神儿,这次刘教授通过免疫组化看到,包括了HMB45阳性,其它PR阳性,SMA阳性,他说可以确诊了,你这个就是淋巴管肌瘤病,累及肺和子宫。
我的天,早知道肺活检不用做了,直接拿子宫肌瘤病理就可以确诊了。我的子宫肌瘤居然不是一般的子宫肌瘤,是淋巴管肌瘤。这种罕见病,只有专业搞这个方向的医生才能确诊,而病理提示依然还是:子宫平滑肌瘤。
我想着,我要是拿着这个子宫肌瘤的病理和刘教授给我的疾病诊断书,保险公司不一定认可这个病理啊,这种罕见病免疫组化这些他们肯定看不懂的,因为病理科医生都不知道的这种病理。
于是我又跟病理科医生沟通,因为刘教授给我做了诊断是淋巴管肌瘤,这个病理能不能给我改一下,又跟刘教授沟通能不能跟病理科主任做个沟通。刘教授说,病理是没法改的,病理反应出来的就是淋巴管肌瘤病,也给了诊断证明,如果保司的核赔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门诊来问他。
感谢nice的刘教授以及他的团队伙伴们~
这张疾病诊断书来之不易啊!
后续就开始启动理赔了,医疗险+重疾险的理赔,这次要积累很多家的理赔经验了。
现在想想,我销售出去这么多重疾险,总归后续肯定有理赔的,只不过没想到第一张理赔居然是自己。这样,我的客户宝宝们是不是安全了很多?
当然也可能是我年纪比较大了,毕竟重疾高发年龄统计数据显示是在42岁,我的客户宝宝们还比较年轻,还好都有非常好的保险意识。
因为我们知道,就我自己的经验,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身体变差,保险公司会关闭欢迎我们的大门。
想想我自己,这么多年,哪里住过院呢?
都觉得自己即便到了40,50岁,都还会一点问题都没有呢!
可是人到中年,冒出来一身的慢性病。所以,保险配置要趁早,加保要及时。这是真心地金玉良言啊~
当然我现在心情也不错,因为找到了组织,知道LAM这个病,其实是一种发展比较慢的疾病,有群里的姐妹90年代就发作了气胸等症状,20年后才确诊的,毕竟这个罕见病,医院的医生都从没见过。
在看过北京协和专家徐凯峰教授的对LAM的描述,突然间更开心了。
淋巴管肌瘤病,又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肿瘤性疾病,几乎所有病例均发生于女性,以慢性进展的双肺弥漫性薄壁囊性病变为主要特征。LAM的病理基础是肺部弥漫的平滑肌样肿瘤细胞增生,可合并肾脏血管肌脂瘤(angiomyolipoma,AML)等肺外表现。LAM的平均诊断年龄在40岁左右,早期症状轻微,可反复发生气胸和乳糜胸,肺功能进行性恶化,晚期出现呼吸衰竭。LAM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约29年。
平均生存期29年啊,徐教授写的温和多了,之前百度查的,好多都太吓人了!
好好保养,活个29年,很满意啊,哈哈哈~~
即便可能就5到8年,但是现在至少有美好的期待了~~
虽然我得的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庆幸的是,我买了保险,我住院费用一共花了两万多块,都可以报销。我还可以理赔到重疾险,这都是庆幸的地方。
还庆幸的是,找到了组织,原来这个疾病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早期症状轻微的姐妹们依然可以持续工作,当然也同时注意保养好身体。
命运安排我成了重疾理赔的标准案例。
其实这是什么滋味,只有真正得病的人才知道吧。不落在自己头上,永远没法知道。
记得有明亚经纪人说:我把保险当做一种信仰;
还记得明亚人创作过歌词:生是明亚人,死是明亚案例。
我也是如上想法,现在我得病了,也想把我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我从进入保险行业的初心,就是因为我依然觉得每个家庭都需要保障,每个家庭都需要从家庭的角度去配置一个相对完善的、适合的保障,这需要一个行业内专业人士的规划,并负责销售以及持续的售后服务。
这个行业非常好,成人达己,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
我是明亚保险经纪人,有需要找我们,靠谱的!
后续文章开始分享我的理赔案例。
主要是4家重疾险的理赔,和一家知名百万医疗的理赔。
这是宝贵的理赔经验啊!
自己给自己理赔,也真是没想到。
以后跟客户讲案例,看来可以用自己的了~
延伸阅读:买保险,为什么从保险经纪人?代理人VS经纪人VS电销VS网销VS银保~~储蓄险真不能买,我记得10岁时,万元户比现在万还牛!通货膨胀,你怎么看?年金险到底是个啥?漫画告诉你~~什么教育金,养老金,婚嫁金,其实都是自己当年养大的一只鸡在下蛋!外行人看价格,内行人看条款,分析一下平安内部引以为傲的条款对比图~太牛¥#!房产界小愤青+保险界工程师
分享生活百态~
想买保险和买房的都可以聊哦
保险经纪人+房产经纪人
聊保险、聊房产、聊生活~
大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