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三皮肤疾病的超声检
2021-4-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706/4651008.html微助点皮样囊肿
表皮囊肿又名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大多由胚胎异位,或外伤等引起。此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结节。
病理: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内充满板层样角质物,偶有钙化。
超声表现:囊壁回声较明显,内部回声呈液性暗区,可伴散在性强弱不一的光点。见下图。
微助点血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随年龄而增大,有的可逐渐自行消退。血管瘤可分为:
(1)毛细血管扩张痣:真皮毛细血管扩张。
(2)草莓状血管瘤:一个或数个鲜红色半球形柔软而分叶状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3-5周出现。
(3)海绵状血管瘤:常发生在皮下和粘膜下,可深达肌层,瘤体内可见大而壁薄的不规则的血窦。
(4)混合型:由两种类型的血管瘤同时存在,而以一型为主。
下图为一例小儿深部的草莓状血管瘤,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层可见一个低回声团向外突出,形态不规则,可探及星点状的血流信号,用探头挤压血管瘤,血流消失,挤压后血流稍增多。
下图为一小儿肩背部草莓状血管瘤,同时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超声可以探及一个内源性的低回声团块向皮肤外突出,里面血流信号丰富。同时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层探到形态规则的回声增强区,呈蜂窝状。
微助点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是淋巴管过度增生和畸形或发育障碍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淋巴管瘤内积有淋巴液,间隔较薄。组织学上可分为毛细管状、海绵状、囊状三种。超声表现:呈边缘清晰的无回声区或葡萄串状暗区,内有强回声分隔。见下图。鲍温病(Bowen’sdisaese)鲍温病是皮肤原位癌,表皮内的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点:初为淡红色、暗红色或斑丘疹,形成境界清楚的钱币状斑块。病程缓慢,5%发展为侵袭性鳞癌。
超声表现:见下图。
微助点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是表皮和附属器的恶性肿瘤,源于鳞状细胞的皮肤,也可发生于粘膜。与局部长期经受慢性刺激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头、面和颈部。易发生转移。
临床特点:初为豆粒大坚硬结节,多呈红色,表面粗糙,典型的呈烂菜花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恶臭。
超声表现:见下图。
微助点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所致,可能与日光及离子辐射损伤有关。基底细胞癌有侵蚀性,癌低度恶性,通常不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
组织病理:肿瘤来自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与基质之间存有裂隙。
超声表现:见下图。
微助点疤痕癌瘢痕组织可发生恶性变成为疤痕癌。疤痕癌多发生于因烧伤所形成的挛缩瘢痕,常在关节的邻近部位,因瘢痕组织脆弱,又不断受到关节活动的牵拉,反复破溃,经年累月,终至癌变。疤痕癌也可表现为开始时在瘢痕上出现的丘疹样小结,发痒,以后逐渐增大破溃,成为恶性溃疡。此外,疤痕癌也可原发于下肢慢性溃疡或慢性骨髓炎窦道部位的瘢痕组织。
超声表现:见下图。
微助点Pagets病(乳房派杰病)临床特点:乳头、乳晕部位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性渗出而潮湿,有时还覆盖黄褐色鳞屑状痂皮。
超声表现:乳头增大,回声减低,血流较丰富,伴导管癌时,乳头下方可见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见下图。
微助点乳腺外Paget’s病(乳房外派杰病)乳腺外Paget’s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为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或肛周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超声表现:皮肤表皮不光滑,真皮层增厚,回声减低。见下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