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尤佳教授学术经验介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2020-8-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_4785535.html

一、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叫做Brenneman综合征,由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或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但需与儿童常见急腹症如阑尾炎、肠梗阻等相鉴别。

有临床报道指出,由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引起的腹痛实际上并没有阑尾炎引起的腹痛在临床上来的常见,这一点需要注意。因此当孩子下次反复说自己肚子痛时,要小心,不能因为看过这篇文章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哦!同样要警惕阑尾炎的可能。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感染有关。在明确诊断上,现代医学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以及超声检查。因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该病易于反复,目前现代医学暂无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理想药物。

本病的症状特点为阵发性、间断性腹痛,一般均可自行缓解,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在两次发作间期,患儿可无明显腹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家长往往容易忽视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张本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虽然抗微生物药物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本病较易复发,患儿常常需要反复用药,易引起微生物耐药而影响远期的疗效。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认识

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中医学中“腹痛”的范畴。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学习到许尤佳教授提出的“儿为虚寒”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许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寒型为主,兼有气滞血瘀,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古语有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许尤佳教授认为小儿脾胃常虚,加之现今小儿饮食上常有喂养过度之嫌,营养过于丰富而又缺少活动;小儿本身体质娇柔,喂养不当时容易引起积食内停、湿滞中焦。久而久之,便可发展致气滞血瘀、湿瘀互结于肠的病理特点,最终引发此病。

临床上往往呈现出腹痛缠绵、喜温喜按、纳食欠佳、大便干结难解、舌质淡等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的证候。而家长见大便难解,多以为内有积热,轻易使用清热去火的药物,使得患儿中阳更损。因此,在治疗上应随证使用温补脾胃、消导化湿、佐以活血的治疗方法,使小儿脏腑功能恢复、气机升降正常,气血自和,则腹痛自消。

三、脾胃虚寒型患儿的判断

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判断一个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是否属于脾胃虚寒型呢?可以从脸色、精神状态以及消化功能上进行判断。

首先是脸色,看患儿的脸色属于中医学望诊的内容。脾胃虚寒的患儿往往表现出萎黄或者偏白的脸色。患儿下眼睑常有深色的眼袋,家长常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有“黑眼圈”?其实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池青紫”,更直观地说,这种类型的小孩子脸色是不好看的,不红润,缺乏光泽。

其次是精神上,脾胃虚寒体质的患儿缺乏活力,或者在短暂的活动后很快变得疲倦。即便在短暂的就诊过程中,也喜欢趴在诊台上,呈现出非常疲惫的样子。

消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吃饭的胃口差,挑食、厌食,而大便则是干稀不调,易于腹泻,也易于便秘,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四、许尤佳教授的证治经验

许尤佳教授在宋代医家钱乙的七味白术散基础上加减化裁,组成加减七味白术散方治疗本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七味白术散在《小儿药证直诀》的原文如下:

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

人参(二钱五分)白茯苓(五钱)白术(五钱,炒)藿香叶(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

水煎,热甚发渴,去木香。

七味白术散其实即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成七味,以频繁的呕吐泄泻、烦躁口渴、食欲减弱、体格瘦弱甚至出现惊痫为治疗目标。

许尤佳教授对七味白术散进行加减化裁,以适应临床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体质特点,常用方药剂量及服法:

芒果核15g,茯苓、太子参、白术各10g,石菖蒲、丹参、藿香各8g,木香(后下)、乌梅各5g,甘草3g

将中药按常规方法煎煮,取药汁mL。3~5岁每次mL,6~10岁每次mL,11~14岁每次mL,每日1次,中餐前服用。

加减七味白术散中,以白术为君药,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之力强,直补脾胃之虚。

《本草汇言》云:“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以太子参、茯苓为臣药,辅白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藿香芳香,可祛中焦湿浊,木香行气,散中焦之呆滞,石菖蒲化湿和胃,芒果核消食导滞,丹参散瘀止痛,乌梅酸甘和胃,此六者共为佐药。再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其中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一味药是芒果核,这味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干燥的芒果核

芒果核可是味好药,它是岭南地区的特色药材,传统本草著作多未收录。

此药的药用性能最早见于《岭南采药录》:其味甘酸、涩,性平,归肺、脾、胃经,功用健胃消食;化痰行气。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咳嗽,疝气,睾丸疼痛等。

许尤佳教授在临床上喜用芒果核,主要取其健脾消食,化饮食积滞之功,而其寒热偏性不大,又适合小儿的生理特点,是不可多得的一味好药。如见舌苔白厚,属食积肠胃者,临证不论外感内伤,皆可辨证选用。

干燥的芒果核

根据许楷斯等发表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上的临床报道,用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疗效显著。

加减七味白术散可明显减轻腹痛,使肠系膜淋巴结缩小,明显减轻面色少华、精神倦怠、乳食减少、食后痞胀、大便溏稀或干结等脾胃虚寒症状。不仅治疗患儿腹痛之标,还可以改善患儿虚寒体质,可达标本兼治之功。

参考文献:

①许楷斯,《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载《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第3期。

②张莉娜,《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载《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年第5期。

③刘贵麟,《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载《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年第4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稿:陈丰

审核:许尤佳

刘卓勋

排版:倪晓良

回顾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yf/8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