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意见讨论稿

2018-8-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而腹膜作为其常见转移部位,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并且预后很差。但是目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也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因此为了规范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及早发现腹膜转移,制定合理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制定《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高我国结直肠肿瘤的整体诊治水平,延长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

结直肠肿瘤;腹膜转移;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专家意见

正文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世界每年约有万新发病例,约60万人死于该疾病。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在年发表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而远隔脏器转移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包括肝转移、肺转移以及腹膜转移等,所谓腹膜转移,是指结直肠癌原发灶癌细胞经血行、淋巴或腹膜直接种植生长。约有17%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腹膜播散,4~19%的患者在根治术后随访期发生腹膜转移,2%的患者腹膜播散是唯一的转移方式。相比于没有腹膜播散的患者,存在腹膜播散者往往预后较差,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很短,并且腹膜转移程度越高,生存期越短。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途径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肿瘤细胞突破浆膜后脱落至腹腔,继而在腹膜进一步生长;2.医源性因素,切断的血管及淋巴管瘤栓随血流和淋巴液流入到腹腔内,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组织牵拉及挤压,以及肿瘤细胞随肠液经肠腔残端流入腹腔等均可导致术中肿瘤细胞在腹腔内的种植。目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种子土壤”学说是相对认可度较高的发生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腹膜转移的发生取决于肿瘤细胞和腹膜的微环境。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成熟,最终促使游离癌细胞的浸润及黏附;腹膜自身特异性结构也容易造成游离癌细胞的定植。

一、腹膜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征

腹膜是由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构成,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贴衬于腹壁的里面,脏层覆盖在脏器的表面,并延伸成为韧带,系膜和网膜。把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盆腔壁。腹膜腔是壁层和脏层之间的潜在间隙,也是人体最大的浆膜腔,男性腹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腔则经输卵管漏斗、子宫、阴道而与外界相通。正常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液体,约75~ml之淡黄色清亮液体,起着润滑作用。大网膜是腹膜的一部分。从横结肠垂下遮盖下腹腔之脏器,有丰富之血液供应和大量的脂肪组织、活动度大,能够移动到所能及的病灶处将其包裹、填塞,使炎症局限,使损伤修复。腹膜下层的脂肪组织中满布血管网,淋巴管网和神经末梢,这也为腹盆腔内的肿瘤细胞的提供了转移的路径。脏层腹膜系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分支支配,属于内脏神经,痛觉定位差,因此腹膜转移早期症状不明显,给腹膜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腹膜作为重要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有:1.滑润作用:腹膜渗出少量液体以滑润腹腔;2.防御作用:腹腔渗出液中吞噬细胞将大量的细菌或异物吞噬包围和吸收;3.渗出与修复作用;在腹膜炎时,腹膜可渗出大量液体,蛋白质和电解质,起到稀释毒素和减少对腹膜刺激的作用;4.吸收作用:腹腔的强大吸收能力不但能将腹腔内积液、血液、空气,徽小颗粒和细菌,电解质、尿素等很快吸收,也可以吸收毒以减轻对腹膜之刺激,但大量毒素被吸收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腹腔上部腹膜的吸收能力比盆腔腹膜的吸收能力要强。正因为腹膜的这种生理功能,能促使腹腔灌注应用化疗药物浓度远高于同一时间血浆药物浓度,进而最大程度发挥药物作用。

二、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与分期

(一)影像学检查

由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表现,所以给诊断造成了很大困难。临床上通过典型征象确诊者多已属晚期,大约40%的患者可以通过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ushunmeirongyuan.com/lbglzl/6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